第12章 局勢(第2/2 頁)
庸,任用奸佞,致朝政腐敗,民不聊生。
時逢天下大旱三年,百姓易子而食,餓死者不計其數。
末帝卻仍然橫徵暴斂,奢靡無度,導致民怨四起。
最後無路可走的百姓們,紛紛揭竿而起,反抗末帝暴政。
於是天下大亂。
當時朝中的一些世家大族,看到奉朝大勢已去,就開始各自謀劃。
經過幾年的混戰,最終形成了三方割據的態勢。
建立北周的,是奉朝西北軍的主帥秦渭雄。
建立西成的,是蜀中太守李直。
建立南魏的,是奉朝太師沈之梁。
這三個國家中,北周本來就是由抵抗羌族的西北軍所建,西北軍連年征戰,所以兵力最為強盛。
再加上北周太祖秦渭雄乃是一代明主,雄才偉略。他早有一統天下的打算,所以連年征戰,最後逼得南魏和西成聯起手來,三家對決於拒馬關。
眼看南魏和西成的聯軍即將被擊潰,大功告成之際,秦渭雄卻因身先士卒,不幸被流矢射中,性命垂危。
臨終之際,秦渭雄死不瞑目。
一代英傑,壯志未酬,卻不幸早亡,直令人扼腕嘆息。
太子秦棟臨危受命,南魏和西成趁機求和。
北周國內分成兩派,爭吵不休。
當時因為天下間亂了十幾年,百姓生活極為困苦,很多地方十室九空,人口急劇減少。
秦棟清楚地意識到,雖然北周暫時佔據了上風,但是要想迅速拿下南魏和西成,決非易事。
北周因為連年征戰,國庫早就空虛,再打下去,也許是三傢俱傷的結局。
最後,三家於拒馬關簽訂協議,南魏和西成各割讓兩座城池給北周,並且以後每年都要上貢北周一定數量的金銀,糧食,鐵器,絲綢等。
同時,南魏和西成為了討好北周,相繼送出了公主至北周和親,由此形成了傳統。
後來,北周崇寧帝即位時,南魏的昭容公主被送去和親。
昭容公主因為容貌甚美,得崇寧帝寵幸,生下一子,名為秦烈。
只是崇寧帝好大喜功,剛愎自用,聽不進朝臣的意見,致使北周國力日漸衰弱。
秦烈十二歲時,南魏和西成趁北周衰落之際,突然聯手於拒馬關對北周發起攻擊。
北周倉促應戰,連連失敗。
最後,南魏和西成不但收復了當年割讓的城池,還大有向北周境內繼續進攻的態勢,幸得北周三軍主帥簡肅力挽狂瀾,阻住了南魏和西成。
但南魏和西成聯手施了反間計,最後疑心病極重的崇寧帝,不但將簡肅滿門抄斬,更是直接將簡肅的人頭送至聯軍處求和。
可憐簡帥一生忠誠,為了北周抵禦外侮,卻落得個被誅九族的下場。
南魏和西成並沒有能力吃下北周,況且兩家也互相提防著,最後的結果,就是北周求和,送出大批的金銀珠寶,並且派遣八皇子秦時至西成為質,九皇子秦烈至南魏為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