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1/2 頁)
謝宵王府別住,謝崇裝模作樣的收了他的兵符,在朝中給他隨意找了份閒差,又隨手賞了他數十個美人,個個身姿窈窕,走起路來如迎風擺柳,說起話來也是溫軟酥柔,這些嬌嬌女原以為是來服侍丰神俊朗的恭王殿下,但卻被謝宵賞給了手下。
成琢那燕雲十八將,如今也不是什麼孤兒,而是衝鋒陷陣,赫赫戰功的少年將軍,個個是意氣風發。
也不知是不是自幼在成王府長大,被成碧摧殘慣了,享受不了這嬌軟美人,一個兩個跟接了燙手山芋一樣,恨不得把這送上門的姑娘給鋤出去,紛紛到謝宵面前「負荊請罪」。
他住在宮外,她卻住進了宮內,而且住進了距離東宮最近的昭華宮。
謝宵他顯然是低估了昭訓皇后的實力,她將成碧看得著實緊了些,阿嫵身邊原來那群「青藍紫」的侍婢都被打發了出去,現如今能在她手下伺候的全是昭訓皇后的心腹。
即便是皇后的陪嫁董女官,都被派給了她,而那座昭華宮裡裡外外被死士圍成了鐵桶,宮裡的神御軍甚至在她宮外重點佈防。
他賦閒在家兩月,似乎又過回了之前讀書品茗的消遣日子,她卻再難得見一面,幸好曾馴養信鴿,一來二去,□□日間也能見她筆跡,寥寥數字,話語不多,不見抱怨,唯盼君安。
謝宵他在宮中眼線頗多,即便昭訓皇后看得再緊,衣裳膳食,珠翠脂粉總有可乘之機。
從宮裡眼線流出的蛛絲馬跡,道聽途說中也能拼湊出她今日偷吃了什麼糕,又悄悄瞧了什麼話本,甚至宮裡司禮女官教她禮儀時,想像出她是如何插科打諢,耍賴逃課的,想到此處薄唇微勾,燦若三月春陽。
蕭凝裳也時常往府裡送些茶點和衣物,一針一線皆是這位念慈郡主的心意,但那些鞋襪裡衣謝宵不是隨手賞了人,甜滋滋的米糕就是為了狗,後來那再來恭王府上送「心意」的,便總會囑咐一句「這糕是清河郡主做的,襪也是郡主封的」。
謝宵如何不知旁人那彎彎繞的心腸,她的阿嫵受自小受成王耳濡目染,志在四方手握槍刃,若是個男兒,肯定也如其弟阿韌那樣豪爽疏闊,即便知道那是她為自己手拙拿不起繡花針,亦學不好女工而推託,而那細密的針腳……真可謂是「醜態百出」。
但不知從何時起,宮裡關於清河郡主的流言蜚語漸漸變了樣……
「清河郡主今日去東宮,可是給了徐良娣好大的難堪,竟然直接下令掌嘴五十,徐良娣一直得寵,這下太子殿下那裡可沒法交代了」
「你們不知道吧,皇后娘娘竟然讓清河郡主學著料理宮務,她可是皇后娘娘欽定的太子妃!」
「成王家那位飛揚跋扈的郡主娘娘,與太子是自小的婚約,民間話將這還沒過門呢,她竟然出手將東宮過半的姬妾遣散,卻送到行宮去服侍太妃去了,眼下太子身邊服侍的只有有名份的幾位娘娘了……看不出清河郡主竟如此善妒!」
……
她在東宮裡「胡作非為」,倒真有言官上書,說她品行欠佳,更無淑德之態,如何能為太子正妃,更何況擔一國之母的重任,皇后娘娘倒是時常教導讚賞。
成碧料理宮務上手極快,她本是冰雪聰明,一點即透,賞罰分明,恩威並施,尚宮局幾位資歷深厚的一等女官,哪位不是連連稱讚,誇她「有當今中宮之風」,太子能聘之為妻,是東宮大幸。
皇后以前哪怕身子不濟,也親自指導她學些醫經藥理,如今太子偶感風寒,竟派上了用場,聽聞清河郡主衣不解帶,於病床前照顧太子幾天幾夜,榻前溫語,藥香氤氳,兩人竟生出些許情意,皇后娘娘是看在眼裡悅在心中。
☆、第三十八章 山盟海誓
金秋九月,聽聞近郊小孤山上的金桂開得正值時宜,他尋她十次,便只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