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一日三連奏,新人整頓職場(第2/2 頁)
糾臺諫風氣。
而今的大宋,元氣在臺諫。
臺諫若一直存在這種弊病,朝堂豈能安穩?大宋豈能興盛?
作為一名大宋人,蘇良實在不願看到幾十年後靖康恥悲劇的發生。
他呈遞完這三道章疏後,便心情愉悅地下班了。
依照蘇良目前在臺諫的地位。
只負責捅窟窿。
補窟窿乃是官家和那幾位相公的事情。
蘇良照常下班。
但進奏院的書寫人可是忙壞了。
皇帝趙禎看完蘇良的《臺諫官害命疏》,眼帶淚光,儼然共情了。
身為官家,他看似權力無限,但整日都在加班批閱奏疏。
其中最難纏的便是臺諫的章疏。
有時,趙禎不得不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無病呻吟的進言奏疏上,昧著良心,批註一句:卿所言有理。
如果不這樣做。
那臺諫官的第二道章疏立馬就在送來的路上了。
蘇良一下子道出了趙禎的委屈,後者甚是感動。
由於官家的眼帶淚光和中書相公們的傳閱,想看者甚多,書寫人只能連夜抄錄此三道章疏,將其送到各個衙門中。
翌日上午。
蘇良的三道彈劾章疏傳遍了整座朝堂。
可謂是振聾發聵。
《臺諫官害病疏》,叱責臺諫風氣不正,彈劾言事已呈病態。
《臺諫官害事疏》,指控臺諫官員捨本逐末,貽誤國事。
《臺諫官害命疏》,怒斥臺諫官呈無用之疏,使得君王勞累。
蘇良筆鋒犀利,用詞精準。
三道彈劾奏疏,層層遞進,字字如刀,一下子捅進了臺諫系統的心窩裡。
將沉悶的大宋朝堂瞬間攪弄得熱鬧起來。
……
很快,御史臺的兄弟單位,諫院也有動靜了。
知諫院蔡襄和右司諫孫甫率先上奏,力挺蘇良這三疏。
亦上奏懇請官家肅清檯諫綱紀,驅逐無德的臺諫官。
此二人。
本是比包拯還能上奏言事的諫官。
只因范仲淹、富弼等人出朝,新政受挫,他們才變得萎靡不振,對朝廷愈加失望。
蘇良的一日三連奏,讓他們再次打起了精神。
一時間。
皇帝趙禎的御案上堆積起了如小山般高的奏疏。
這些奏疏內容,幾乎都與蘇良的“一日三連奏”相關。
有人認為,蘇良小題大做,是以此來博得清譽。
有人認為,蘇良所言便是當下御史臺的常態,理應改革風氣。
有人認為,蘇良敢言他人而不敢言,實乃大宋臺諫之幸。
還有人認為,蘇良乃是在報御史中丞王拱辰、監察御史劉元瑜彈劾其狎妓之仇。
……
眾官員議論紛紛。
不過大多數都站在了蘇良這邊。
因為臺諫官的人緣大多都不好,許多官員深受其害。
如今臺諫官內鬥,他們自然想要踩上一腳。
親政十餘年的趙禎已深諳為君之道,所有的奏疏都是留中不發,甚至沒有批閱。
他想讓這三道彈劾章疏再飛一會兒,聽一聽更多人的想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