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2頁(第2/2 頁)
如同後世的專業技術人員或是高階技工一樣,成為一個嶄新的階層,並且,隨著帝國工業的發展而不斷地壯大力量。
在這些產業工人後面,還有一幫最下面的階層,有兩種,一種是所謂的無產者,完全靠僱主給的僱工收入謀生,另一種便是最底層的農民,完全靠耕種的幾畝田地餬口。而前一種,主要是那些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苦力礦工、僱工幫工之類的,但這個群體雖然比產業工人數量多,但影響力很小,沒什麼話語權,而另外的貧苦的農民,這種人群的數量是最多的,也是整個中華帝國實際上目前過得最為窮苦的。
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
中華帝國對於最底層的這一級階層,其實關注的最多,但因為群體太大,即便是皇帝馮雲山和內閣成員再三強調將政策面往他們身上傾斜,但實施起來仍舊是一個艱難而長期的過程。
對於城市的那幫僱工們,各地官府都開設技工培訓學校免費培訓,對應地同一些作坊和工廠進行合作,以低廉甚至免費的價格幫助他們做工,其實也就是相當於後世的學徒實習。而經過半年年或是一年的學徒生涯,便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普通僱工。只不過,工錢也僅僅只能維持個人的生存而已,想要成家或是養活一家人,便難以維持了。
不過,還是有一小幫僱工們脫穎而出,成為有些技術的工人,收到作坊或是工廠的歡迎,寧願花費技工的代價僱請,並且,透過慢慢地學習技術,最終成為技術工人甚至高階技工,脫離了最底的階層成為擁有較好收入的群體中一員。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