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3/5 頁)
輕輕拍了拍桓氏的手,說道:&ldo;阿容,你又說這些客套話幹嘛?&rdo;
聽了袁氏和桓氏的談話,崔嬈心裡一怔。前一世,崔嬈便因身子弱,沒有回清河守孝,留在了建安城裡。王、謝、崔、桓等都是士族大家,相互之間往來頗多,雖在孝期,崔嬈也時有機會見到謝潯,才會對謝潯情根深種。所以,在謝潯當面拒絕她的愛意之後,她便心如死灰,逃似的嫁到北地,最終慘死異鄉。
這一世,她既然打定了主意不再與謝潯有牽扯,自然不想再留在這建安城。眼不見為淨!
想到這裡,崔嬈抬起頭,對著袁氏說道:&ldo;伯母,娘,爹爹對阿嬈疼愛非常,如今爹爹去了,阿嬈作為爹爹的女兒,自當回清河為父守孝才是。&rdo;
聞言,桓氏一呆:&ldo;你要回去?&rdo;她沒想到女兒居然如此孝順懂事,心裡不禁一陣感動。可想到女兒身子骨弱,還是讓她有些擔心,便對著崔嬈說道,&ldo;可老家生活清苦,你身子可受得了?&rdo;
&ldo;娘,別擔心阿嬈。爹爹在天有靈,自會保佑女兒的。&rdo;崔嬈抹著眼淚說道。
桓氏聽崔嬈這麼說,拭了拭頰上的淚水,也沒說話,心裡算是預設了女兒的說法。
袁氏看了崔嬈半晌,然後輕輕撫了撫她的頭,嘆了一聲:&ldo;我們阿嬈真是懂事孝順,既然如此,就讓阿嬈隨你一起回鄉吧。我一會兒多準備些貴重藥材,你們一起帶回老家,以防萬一。&rdo;
&ldo;謝大嫂。&rdo;桓氏說道。
崔妙聽說崔嬈還是要走,急得眼淚一下便流了出來。她緊緊抓住崔嬈的手,說道:&ldo;阿嬈,別走,我捨不得你。&rdo;
崔嬈眼圈也是一紅:&ldo;阿嬈捨不得妙姐姐,也捨不得祖母、伯父、伯母。&rdo;說到這裡,崔嬈終於哭出聲來,&ldo;可阿嬈是爹爹的女兒,自當回鄉為爹爹守孝。&rdo;
她這番話都是真心的。前世,自崔鏡過世之後,伯父江安侯崔獻及伯母袁氏對崔嬈和崔櫛視同己出,吃穿用度與自己的親生子女無異。連崔嬈成親之事,原本崔獻便可自行作主,但他定要桓氏同意之後才將崔嬈嫁出,可見其對於弟媳是極為敬重的。
聽了崔嬈的話,袁氏抹了抹眼淚,說道:&ldo;阿妙,別哭了,三年守孝期滿後,阿嬈和阿櫛還會回建安來的。&rdo;
桓氏也點了點頭,將崔妙攬進懷裡,柔聲說道:&ldo;阿妙,別難受,三年真的很快便過去了。待我們回來時,你們倆都成大姑娘了,說不定那時我們阿妙都議了親啦。&rdo;三年後,崔妙十六歲,議了親也是平常。
崔妙一聽,臉一紅,又急又臊地鬧道:&ldo;二嬸,你莫再笑我。你們若再笑我,我,我可又要哭了!&rdo;
聽到崔妙說著小孩子心性的話,袁氏與桓氏相視一看,兩人不禁笑出聲來。
這一鬧,屋子裡的悲傷之氣便也就淡了些。
崔嬈聽著袁氏和桓氏又商量著帶奴僕回鄉之事,她突然想起了在自己臨死之前拼命護著自己的翠晴,便對著袁氏說道:&ldo;伯母,阿嬈想帶翠晴回鄉去。&rdo;這翠晴原本不是崔嬈的貼身丫鬟,崔嬈原來的貼身丫鬟青荷因年紀大子,在崔嬈出嫁後,桓氏便作主給許了人家,等崔嬈出嫁的時候便選了翠晴陪嫁。
崔嬈感念在自己臨死之前,翠晴忠心護主,便想這一世早點將她要了過來,好好對她。
崔府家大業大,怎會在意這一個小丫鬟,袁氏自然滿口答應了下來。
次日一早,桓氏便帶了崔嬈、崔櫛姐弟去了崔老夫人房裡,讓兩個孩子給祖母道別。
等她們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