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2/5 頁)
宏急問道:“遼軍有多少兵馬,配備怎樣。”
高洪亮啞聲道:“據探子回報,人數約在五六萬間,前鋒軍由盾牌兵、箭手和刀斧手組成,配備了檑木、雲梯、樓車等攻城的必須工具。左右側翼軍每軍約萬餘人,清一式都是騎兵。”
任逍遙沉聲道:“看來他們想與絕殺裡應外合,一舉拿下巽風城……唔,立刻下令全城戒嚴,隨時準備迎戰!”
張勁宏請示道:“教主打算據城死守還是……予以對方迎頭痛擊?”
秦懷玉搶著道:“教主,出城迎戰吧,我要親手替大哥報仇!”
秦襄、張風齊聲道:“龍驤、虎翼軍願為先鋒!”
任逍遙沉吟道:“幾位叔叔均受傷不輕,教中又有大批元老懞受不白之冤,此時與遼軍硬撼實乃下下之策,以我看不如堅守幾日,避其鋒芒,待教中局勢穩定後再圖進去……立刻前往法場赦免教中元老,並調集五堂人馬登城守禦!”
獨孤宇肅容道:“以貴教實力應付區區五萬遼兵不在話下,幾位還是先行回府休息,指揮的事情就交給逍遙吧。”
龍菲芸大急道:“萬萬不可,如今形勢危急,爹爹仙逝的訊息若然洩露,全城軍民必人心惶惶,無論如何也得想方設法拖一拖。”
柳凝濤喃喃道:“調兵遣將的事情倒還好說,只是赦免教中元老非得教主出面方合規條,我怕……”
任逍遙打斷道:“這好辦,我幫菲芸稍加易容,包管沒人看得出破綻,倒時以龍教主身份不光可以安撫諸位元老,還能前往四門督戰,以安軍心。”
任逍遙矗立城頭,望著螻蟻般退卻的遼軍,內心感慨萬千,讚歎道:“今天我總算識到什麼叫做‘天極兵精甲天下’,號稱遼軍虎狼之師的遼軍竟無半點還擊之力,不消大半個時辰便開始撤退。”
龍菲芸淡淡道:“這批遼軍只是先鋒,後面起碼還有十幾萬的主力部隊。”
劉易鈞笑道:“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舉凡在戰略上有重要意義的城池,均是高牆深壑,易守難攻,故以孫武的用兵如神,仍以攻城為不得已的下下之策。太祖皇帝建國時著力將巽風城打造為關中門戶,不僅開鑿深逾九尺、寬達六丈的護城河,更以條石、糯米漿構築成不懼木驢、衝車的堅固城牆。先教主繼任大位後,秉承先帝遺詔,矢志不移的加強軍備,瞧……城頭堡壘遍佈,角樓四立,女牆、懸門、甕城鱗次櫛比,加上數量充足且威力驚人的守城工具,別說遼軍只有區區五萬之眾,便是多上十倍也休想越雷池半步……當然,若是絕殺陰謀得逞,那又自當別論。”
龍菲芸緩緩搖頭,一字一頓沉聲道:“若是耶律斜軫擔任主帥呢?”
劉易鈞渾身劇震,半晌說不出話來。
第九章 兵臨城下
任逍遙好奇心起,追問道:“耶律斜軫!這人很會領兵麼?”
龍菲芸苦笑道:“豈知是會領兵……唉,怎麼說呢,他在大遼的地位比起爹爹來有過之而無不及。此人十五歲從軍,隨北府宰相蕭千徵烏古、室韋等部,後率兵西伐党項、南拒本朝,其間百戰百勝、未逢一敗,深得遼主器重,命節制西南面諸軍,為南院大王。楊業楊老令公就是被他圍困撞李陵碑而死,本朝數次伐遼亦為其所挫。”
劉易鈞續道:“二十年前,聖上御駕親征,揮師北進,易州、涿州、順州、薊州先後歸附,燕雲十六州之地指日可下。豈知耶律斜軫領兵我軍後方,力保幽州不失,又與趕來支援的耶律休哥、耶律沙內外夾擊,於高梁河大敗我軍,斬首兩萬餘,我軍連夜南退,爭逃奔走,從此聞耶律斜軫之名而心驚膽喪。”
“哼,楊老令為耶律斜軫所乘,全因潘美、王侁陷害,置其於必敗之地;高梁河一役,若非我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