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第1/2 頁)
&ldo;看不懂。&rdo;
&ldo;應該的,沒繼任前我也是。&rdo;青年的影毫無形象地攤了攤手,&ldo;聖司的傳承和其他驪人不一樣,不會衰減甚至還會加強,這一點連王族也不具備。只要時候到了,我從先代傳承的學識自然會給你,驪文術式甚至域論孤都不擔心,我擔心的是傳承之外的事……除了先代傳承,我還有司掌光陰的&l;天賦&r;,你呢?&rdo;
我很認真地回憶自己從小到大值得家長拿出來在電梯裡遇到熟人時拿出來誇耀的事跡過一遍,很遺憾沒有任何發現,&ldo;那個,對文字有深刻感覺算不算。當初就是因為沒呆在中流而是聽小叔的進下寮……算了,和你講你也不清楚。&rdo;
對面空蕩蕩的,沒個人影,呃,好吧,只有個人影,連對方的樣貌都不清楚,我卻輕易地將內宗的事情說出,難道是&ldo;死人&rdo;比較可信麼?
&ldo;誒,天賦這種事,明明初生時就有徵兆的,就像我初生時整個青都不當季的花全開了。&rdo;青年明顯不信,地上的影子拍著桌子,&ldo;我都是&l;要死&r;的人了,告訴我沒什麼的。就算沒人和你說,長這樣大一點異相都沒遇到?小傢伙戴了什麼封印物沒有?&rdo;
&ldo;時間不是很緊麼,回歸初代殘卷好不好。&rdo;我敲敲矮几,不知名木質的桌面上放著一卷竹簡,濃鬱的翠色積成墨色,深沉如海,&ldo;你快點講完我還要找方法回去呢,聖司大人。&rdo;
&ldo;初代聖司提出了墨脈的概念,&rdo;青年有些洩氣,但很快又恢復那副懶懶的樣子,&ldo;驪文是用來草擬術式的工具,用刀刻出來的話只是刻痕而已。灌注靈力,再輔以一定的組合,又為識海所掌控的才是術式,這也就是那些祭司常說的&l;形實神&r;。
至於造域,不管那些祭司怎麼說,我認為造域只有三步。首先&l;起草&r;,用陰文構想,接著是&l;賦實&r;,充入維持運轉的&l;存在&r;寫成術式,用術式搭建成體系,體系組合成域。最後一步就是&l;附神&r;,確認造域符合汝的意志。
於是問題來了,靈力的產生和附神一步與識海靈絡的&l;質&r;有直接關係,再加上造域本身不易,即使是神國之民也很艱難。
為了便利,驪人找出兩個方法,一是法器,用固定的基石術式和川石內蘊含的靈力鍛造法器,從而輔助造域,時至今日已臻化境。一是墨脈,用域去造域。簡單來說就是在識海之內&l;釀墨&r;,容納一定數的低於識海等級的域界。此方法由於將域壓縮至極時呈墨色,可隨血脈傳承而得名。弊處是對識海及靈絡的&l;質&r;要求比直接造域還高很多,時時有識海崩壞的可能。而且若是識海本身低階,可納的域也很雞肋,不如直接依託世界域寫術式。&rdo;
青年一口氣說了許多,最後敲下結論,&ldo;因此,墨脈到我這時只有聖司在傳承。學識是由死亡觸發的傳承,天賦是你自己的,一出生便有。至於墨脈會在聖司修行中慢慢覺醒。你看著辦咯。&rdo;
&ldo;什麼叫&l;你看著辦&r;啊?&rdo;忽然間覺得對著空氣說話蠢透了,低頭展開殘卷,簡書只刻了一半,蒼勁的刻痕讓我徹底憂鬱掉,我真的只是偶爾想拯救一下世界的路人甲而已啊。
&ldo;你知不知道徐……&rdo;
&ldo;等等。&rdo;青年低聲道,接著傳來些奇怪拖沓冗長繁複又說得極其快速模糊的音節,他在用我聽不懂的語言說話,我才驚覺這位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