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走的具體多少天估計阿母就沒有概念了。這個時代,不夠吃會死人,有得吃的話會生很多孩子,之後還是會不夠吃的,接下來就要分家一般讓部落的一部分人去其他地方生存。和後世的外出打工一般。想必部落就是從外面的大部落分出來的小部落。要不然不會有弓箭這些東西。也不知道部落分出來多久了。不知道原來的部落有多少人。
“那我們的弓箭呢?”王川接著問。
“斷了。沒有了。”
王川無語,敢情好東西都沒有留下來。王川還要問其他,阿母拿了兩根著火的木棍當火把,對他招招手,向巖洞深處走去。
巖洞縱深有幾百平方,深處是阿母存放物品的地方,沒有她允許,誰也不能進去。跟著火光走到裡面,王川才發現裡面極為低矮,要不時低頭才能行走。裡面空氣比較乾燥,巖壁上有黃土作的畫,地上放著些打結的繩子,斷弓,牛角,獸皮等物。王川前兩天弄的龜殼也放在這裡。
阿母將火把插在一邊,指著牆上最邊上的壁畫對王川道:“我父帶領部落來時,有那麼多人,如今到我手裡,只剩這些人了。”
壁畫很抽象,只有幾根不規則的線條和圓圈,看不出什麼東西。只是圖畫下面放著一堆打滿結的繩子。這些繩子也是用二麻搓成的。阿母說這麼些人的時候,又指了指旁邊,那邊正面石壁上都畫著簡筆的小人。
王川問:“這些打結的繩子就是當時的人數?這牆壁上畫是現在巖洞的人?”
阿母指著繩結道:“一個結一個人。”又指著那副壁畫道,“這些是現在的人。”
王川數了數,來的時候的繩結是74個,表示有74個人。壁畫上卻是46個小人,這個數目和王川數出來的部落人數相等。
“我們來了多久了?”王川再問。
阿母指著另一塊石頭的一個壁畫,道:“我父來時候,打了這麼多的繩結,然後他就把這些交到了我手裡,我自己又打了這麼多的繩結。一個春秋打一個,雪停了之後,第一朵花開的那天就打。”
這個壁畫上,畫得是一個強壯的男子,他旁邊還有幾副獵殺牛、大蛇的圖案,還畫了一張弓。壁畫下對應的是一堆新的和一堆舊的繩結。王川數了數,一共六十一個。看來部落只在這裡生活了六十一年。只是六十年之間,這裡的人數就減少了這麼多,而且可以猜測,剛來的時候這裡應該是青壯為主的,現在部落裡,孩子卻佔了小半。同時急劇減少的人數也給這裡的傳承帶來的災難,從這些人會用弓箭到現在只會追著野獸跑就看得出來了。後世考證這裡有人活動了上萬年到十萬年間的,只怕不是同一夥人了。
現在人還沒有年的概念,春秋的概念卻是有了。第一朵開的時候打一個結,那就是一年打一個,說不定這就是最早的“華”的由來。
“我父當年會用弧,能殺大牛,是個勇士!”阿母說得很是驕傲,說時還拿起地上的箭給王川看。不過那把箭不知道過去多少年了,依稀看著像弓的樣子。實際上看著和外面腐爛的彎樹枝也沒什麼區別。
阿母現在說她父,而不是母親。則可以看出當時大家的食物來源以狩獵為主。有弓箭的情況下,部落的狩獵的收穫還是不錯的。
講完阿母的父親,阿母開始給王川講部落的小人壁畫。這些都是三筆兩筆的簡筆畫,有些像後世孩子的塗鴉。這些畫像分上下層的,上面的人像大些,下面的人像小些,對應的畫像下面也各有繩結。個別畫像旁邊還有些捕獵採集的畫面。
從阿母的講解當中,王川知道,下面的繩結是他們的年紀,旁邊有其他畫面的是他們做的突出事件的記錄。上下層之間的是對應的父母子女關係。部落已經明白了不能近親通親的道理,這就是區分近親的記錄。不過現在的人活不長久,所以都只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