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殘兵(第1/2 頁)
對於張外嘉,陳望並沒有什麼太深刻的印象。
此人在史書之上記錄寥寥,只有在尤世威的列傳之中有些許的記載。
張外嘉是遼東寧遠的副將,崇禎七年時,朝廷詔令尤世威充為事官,與張外嘉共統關外鐵騎五千往剿。
後尤世威所領的二千五百騎,被洪承疇調派與參將徐來朝分別駐守在永寧、盧氏兩地,扼守雒南蘭草川、朱陽關兩處關隘,以防備流寇自陝西脫逃重新進入河南。
張外嘉則領剩下的剩下的遼兵,跟隨著洪承疇一起自潼關進入陝西進剿。
在遼東張外嘉也不有名,陳望對於其也沒有多少的記憶,畢竟遼東的總兵、副將、參將之類的多如牛毛。
在遼東只要有錢,只要會鑽營,有一定的關係,副將可能有些難度,但是當個參將、遊擊再簡單不過。
不過陳望沒有半點想要回遼東的想法。
有些參將、遊擊說是領著一營,一營兵額在一千人和兩千之數,但是實際上麾下就一兩百的家丁,其餘都是濫芋充數的軍卒。
說起來實際上統管的軍兵還沒有陳望現在多。
再說回來,真要是去了遼東,到時候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遼東早就已經是一個爛攤子,百孔千瘡,任誰去主持遼東都無法挽回遼東的局勢。
遼東最大的問題,其實並非是關外的後金,而是來自於遼東集團的內部。
陳望站在帳外只等了些許的時間,帳內傳來訊息放其進帳。
一般來說身為把總不能越級求見主官,但是作為家丁出身的營官,很多時候其實都可以無視這條規定。
親疏有別,家丁,尤其是親衛家丁,幾乎就和同宗同族的人是一個地位。
陳望微微低頭,穿過掀開了的帳簾走入了大帳之中。
帳內的陳設還是如同以往的擺佈,只有幾張桌椅,簡潔乾淨,並沒有太多的裝飾,一切都是為了方便。
大帳之中燈火明亮,曹文詔此時正坐在坐椅之上,手中還握著一封書信,在之前應該是正在檢視書信。
“卑職陳望,拜見將軍。”
陳望進入帳內並沒有繼續往前再走,而是先恭敬的行了一禮,等到曹文詔抬手示意以後,這才重新邁步向前。
“坐。”
曹文詔言簡意賅,指了指近旁的坐椅。
陳望微微躬身,雙手作揖再行了一禮,隨後才坐在了近前的坐椅之上。
陳望坐在椅子上,腰背挺直,身軀前傾,雙手放於膝上,並沒有坐滿整個椅面。
“淳化傳來的訊息,你先坐一會,我還沒有看完。”
曹文詔將手中的書信略微舉起示意了一下,隨後低下了頭繼續翻看著手中的書信。
陳望應了一聲,安靜的繼續坐在坐椅之上,心中並沒有多少的波動。
有些事情本就急不得,必須要有耐心。
陳望目光向右移了些許,用餘光看了一眼曹文詔手中的書信,還有桌面之上拆開的外封。
心中也有了些許的猜測,曹文詔又說是淳化傳來的訊息,觀其外封看起來是傳遞的軍情。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一種可能,這封信是慶陽府南下的流寇有關,算算時間,李自成和惠登相兩人恐怕已經是進逼到了城下。
而張外嘉麾下的一眾潰敗的遼兵,應該已經收攏的差不多了。
陳望沒有等待多久,就在他還在思索的時候,曹文詔已經是放下了手中的書信。
曹文詔的神色凝重,說道。
“張外嘉數次出擊,皆被對面的火器打退。”
注意到曹文詔的目光看來,陳望身軀向前再傾了一些。
“回到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