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1/2 頁)
唐太宗李世民在看完奏摺之後氣得渾身發抖。
他恨他沒有廉恥的女兒。
他更加恨那個和尚。他恨不能千刀萬剮了他。把他撕成碎片。
因為此案牽涉到高陽公主,非同小可,所以最後的處置,御史臺還要等皇上親自裁奪。
這個桃色案件丟盡了他大唐皇帝的面子。一個公主的不甘寂寞,與一個花和尚之間的所謂愛情,簡直是荒天下之大唐。高陽是不可以被寬恕的。這是李世民在受到重創之後所得出的唯一結論。
還知道這世上有羞恥二字嗎?
他們居然相愛。什麼叫相愛?唐太宗從來就不相信這世間還有什麼相愛的事情。沒有相愛。那就是淫亂。就是罪惡。犯罪者必須誅殺,沒有任何商量。
不過是一個公主。
不過是一個高陽。
他怎麼能考慮高陽會怎麼痛苦怎麼哀傷呢?
於是唐太宗下詔,將和尚辯機處以腰斬的極刑。高陽公主的奴婢數十人因知情不舉均處以斬刑。房遺愛為同案犯,與高陽公主一道將永遠不得進宮。
詔書下到政務殿。
此刻又有朝官啟奏皇上,說法師玄奘特來求見,為辯機說情。此刻就等在宮外。
玄奘在呈給皇上的求情書中說,辯機縱有千般罪惡,但他到底是佛界難得的人才。那部皇上非常喜歡的《大唐西域記》,倘不是有辯機傾其心血的執筆撰寫,是根本不可能面世的。且辯機自移居弘福寺,三年來從未與公主謀面。他進入譯場之後,格外潔身自愛,嚴於律己。他誠心誠意地在譯經中改過懺悔贖罪。三年來,他除完成了《大唐西域記》十二卷本的撰寫,還翻譯了三十卷《瑜伽師地論》的經書。他對佛學的研究也頗有建樹,這標誌著他已贖救了自己罪惡的沉淪的靈魂。所以乞望皇上能念其佛學成就,從輕發落,弘揚我祖釋迦牟尼之寬宏大量……
玄奘的上書中倘不提及佛祖,也許唐太宗尚且可以重新考慮。佛祖、譯經的被提起,無疑就更加深了唐太宗的憤怒。是他唐太宗在玄奘的百般請求中恩准組織人馬在弘福寺譯經的。想不到在譯經的和尚中竟會有曾和自己女兒勾搭成奸的如此敗類。他倘若寬恕了辯機,那朝廷的文武百官會怎麼看待他呢?那些御史臺的混蛋們會怎麼看待他呢?說他一個堂堂的皇帝竟庇護女兒的姦夫,那他的百姓們又會怎麼看待他呢?
何況,在大唐帝國蒸蒸日上的時候,他對佛教在民間的盛行流傳,已開始心存疑慮。本來在一個盛世王朝之中,人們只信奉一個天子就足夠了,現在又來了一個什麼佛祖,那麼他的臣民們是聽佛的還是聽他的?
唐太宗拒絕了玄奘。
詔書立刻下達。
御史臺一直候著的酷吏們如獲至寶,他們即刻開始安排各種行刑的程式。
高陽公主便是在此時來看望父親而被兇狠的灰衣太監擋在門外的。
那時李世民確實病了。他也確實發誓將永生永世不再見這個讓他丟盡了臉面的女兒。
他沒有殺她。
他覺得沒有殺她就已經是夠寬厚了。
他留給了她一條生命。一條從此無望的生命。
李世民最後就是作出了這樣的裁決。很快,在那個秋的陰暗的早晨,在長安西市場的那棵古老的大柳樹下,辯機被攔腰斬斷,施以極刑。
還有那些可憐的無辜的奴婢們。
案結之後一個月,凡參與調查此案的御史臺朝官和長安獄吏們,無一例外以莫須有的罪名問斬或是發配遠方。
辯機是在被關押的牢獄中接到那亡命詔書的。
在行刑前的晚上,他又被關進死牢。
他拖著沉重的鐐銬,一步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