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第3/4 頁)
瞞著爹孃的,可是她為了把自己的情況說得更可憐些,便將租金的一事完全不提。如今爹聽了訊息,自然是不高興。
可是,寧清很快就給自己找了藉口,&ldo;我也是沒法子,分家之後我們沒有一個掙錢的營生,在馬驛鎮裡也住不下去,正好有人要租,就租了出去,也能略略添補一下家裡的用度。&rdo;
其實自從寧清搬到了孃家,他們哪裡還有什麼用度?從大人到孩子,吃穿都是寧家的,工錢幾乎一文不差地攢了下來,當然還要加上房租,並不是小數目。這大半年寧清一點點地將銅錢換成了銀子,再將碎銀子傾成銀錠,加上她當年的陪嫁和自劉家分家所得,打了一個二十五兩的細絲銀錠,密密地收了起來,除了他們夫妻再沒有人知道的。
寧梁初聽寧清將租房的事瞞住自家人,總是不高興,才拿話說她一句,就聽女兒又說起生活的艱難,心便軟了,&ldo;房租的事,你和女婿回去商量吧。&rdo;他本意倒不是趕人,但寧清聽在心裡,就覺得自己的事情滑瞞了爹,現在爹自然不喜她多管家裡的事,只好退了下去。
其實寧清根本用不著遺憾,寧家人並沒商量怎麼做生意,那些聽寧婉的就好,寧梁和於氏是不大多管的,他們正琢磨著第一次過去時要備多少柴和幾盞油燈。原來三家村這邊的習俗,搬到新家第一件事就要將灶火點燃了,意味著將來的日子紅紅火火;還有就是要在新家內連續點亮三天燈燭暖屋。
於氏只怕這樣的兩件大事做不好,對將來家裡的生意不利,因此與寧梁認真數著新房的幾間屋子,又叮囑他,&ldo;雖然沒有那麼多盞油燈,但是拿碗盛了油泡上燈蕊也是一樣用的,到時候你一定記得每間屋都點上一盞燈!再把灶火燒得旺旺的。&rdo;
寧梁答應著,&ldo;我們初六過去,到了十四回家接你和石頭,十五中午時請灶神,在新家正式開火,十六那天請親戚朋友到家裡吃飯。&rdo;
這些也都是按規矩辦的,初五之前是什麼都不能做的,過了初五,也就是破五了,才能做事,正好張羅搬家,到新家請神待客,然後才能看黃曆選吉日開門做生意。
商量好了,一家人就先放下鋪子的事過年。這是寧家第二個好年景了,家裡吃穿用樣樣都不缺,每人都歡聲笑語的。就是一向喜歡不平的寧清也挑不出什麼不足之處,一直笑嘻嘻的。這個年她與丈夫只在大年三十去了劉家,初一便又回三家村孃家。
到了初六,寧婉和爹拉了三頭驢子,帶了許多行李物品去了馬驛鎮。
寧家的這處新房子正在馬驛鎮南北主街最中心的位置,街面上是三開間的門面,大門開在正中,除了四根大紅柱子之外全部打通,對著門是排成一字形的櫃檯,櫃檯裡面又有一排排的貨架子,貨架間一扇小門通向院內。
小院的正屋是朝東的,也是三間,兩側各有兩間廂房,一張石桌,幾個石凳,旁邊搭著葡萄架子,頗有幾分意趣。
穿過正屋,後面又有一個大院子,靠著正房後面的幾間倒座兒是倉庫,又有院牆圍起來的一大片空地,先前林家便在這裡放一些貨物。當時看鋪子時寧家也看中了這裡,不只能放貨,又能曬菜,也有空地搭棚子養毛驢。
寧氏父女從灑掃開始,一間一間地拾綴,抹灰掃塵,粘窗紙、糊牆、擺放東西,一連忙了幾天,家裡鋪子裡都有了模樣。當然於氏囑咐他們做的燒灶、點燈自然也一絲不苟地完成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