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第1/2 頁)
王香芹一點兒也不在乎地裡的收成,哪怕她兩輩子都是農村人,卻從未真正幹過地裡的活計。再說了,她的苜蓿地就算不澆糞也照樣長勢良好,至於別的莊稼地,這不是有朱父這個老莊稼把式在嗎?用得著她瞎操心。
眼見王香芹真就不管自己往豬舍裡去了,溫氏心頭閃過一陣惱怒,伴隨著還有一絲絲後悔,早知道王香芹這麼不好說話,剛才就不提王香椿回孃家的事情氣她了,當下趕緊描補道:&ldo;我說你這人也太小家子氣了,不就是一點子豬糞嗎?你留著也沒啥用啊,早先沒分家的時候,全家的地都夠用,怎麼就……喂!王氏!&rdo;
王香芹才不管她,逕自走到了豬舍裡頭,撂下豬食桶,就往另一邊牆上的氣視窗大喊:&ldo;娘啊!娘!娘你在不在家?大嫂跟我說你故意針對她,不給她豬糞!娘!&rdo;
不消片刻,朱母滿臉怒容的殺了過來,壓根就不聽溫氏解釋,跟攆雞崽子似的,愣是給她攆出了二里地。回過頭,朱母來尋王香芹,一臉納悶的問:&ldo;她非說你扯謊騙我,詛咒發誓說沒講過我故意針對她啥的。&rdo;
&ldo;對呀,我就這麼隨口一說。&rdo;王香芹一臉的理直氣壯,&ldo;再說我也沒說錯啊,娘您不就是故意的嗎?不然為啥獨獨她沒有呢?&rdo;
朱母:……
她這婆婆索性別幹了,誰愛當誰來當!這一個兩個的!!
氣炸了的朱母運氣再運氣,氣沉丹田的結果就是,最終憋著一肚子火氣把自己氣走了。
朱母前腳剛走,四郎就挑著空桶過來了,他倒是瞧見了朱母的背影,卻完全沒往心裡去,只道是可能剛好有事過來。只瞧了一眼,四郎就忙著去清理豬糞了,隨著豬舍裡的初生仔豬數目增多,王香芹對於衛生方面愈發的講究起來了。
多虧眼下還是秋末,早晚是有些涼意,不過大中午的,氣溫倒還算不錯。四郎要抓緊時間,趁著日頭好趕緊將豬舍清理乾淨,不光要將豬糞都剷出去,還得拿井水一遍遍的清洗地面,最後還得用熱水沖刷洗滌,再等地面上的水漬差不多幹了,這才能將隔壁豬欄裡的仔豬一一運過來。
其實,這個方法也適用於產婦和小嬰兒,只需要提前準備好兩個房間。這樣一來,完全可以先將產婦安置在其中一間房內,另外一間進行徹底的衛生消毒,同時做到通風換氣,等一切妥當了,再關門窗讓產婦換位置。
可惜的是,鄉下農家沒那麼講究,哪怕知道了具體的法子,也懶得這麼做。至於養豬這般精細就更不可能了,也因此哪怕王香芹在上一回科學養豬知識講座上都一一 講明瞭,只怕也沒人去學。
起碼眼下肯定是沒有的。
等四郎將初生仔豬舍全部清潔完畢後,又去了妊娠母豬舍,之後才是空懷母豬舍以及種公豬舍。
在他忙著衛生消毒時,王香芹也沒閒著,她在給大肥豬們加餐。這夏日裡要注意消暑和開胃,眼下是秋日裡了,大白日的氣溫不冷不熱,正是豬們長膘的好時候,此時不加餐更待何時?
最值得高興的還是,自打豬舍裡的豬全部都進化成為石門黑豬之後,繼承到了兩項獨特的優勢,太湖豬的產仔數量以及金華豬的肉質。眼下,肉質如何尚且不可得知,可就這幾日臨盆的母豬們,最低也產下了十五隻仔豬,最多的則是生了十七隻仔豬。王香芹是弄不懂都已經到了孕後期的母豬,是如何一夜之間增胎的。不過仔細想想,系統連基因都可以最佳化,相較而言,增胎似乎談不上有多了不起。
這還僅僅是開始,要知道太湖豬最出名的是,生產過三胎以後的母豬最高單窩產仔量能達到三十六隻,且存活率還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