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各懷心思(第3/3 頁)
花了錢,但刊物總算可以平安到家了,自此再不和某某局聯絡。
下午兩點左右,忽然聽到外面雨滴落下的聲音,便衝到窗子前伸出手去,幾滴雨打在手臂上,果然是下雨了。昨夜剛下過,沒想到又來了,好在自己今天不用出門,正好可以坐看風雨。和秋雨的纏綿動不動“淚”溼三天兩夜不同,此時的雨不會讓人感到厭煩,雨潤千里大地美,桃紅一點江山醉,如此多情豈能緊皺了雙眉?
和凱玲同宿舍的學員看她十分用功,又有作品被刊登,就很是羨慕,凱玲看懂了她的意思,就說:“你要不嫌麻煩,明天就跟我學,只要我知道的,一定都告訴你!”那學員就很開心,跑前跑後幫她佔位取東西,把熱水早早打好,弄得凱玲很不自在,提醒那學員也不聽,只好隨她去了。
凱玲開玩笑說:“我們找李白喝酒去吧?”“李白是誰?”那學員感到不解,凱玲就笑了:“唐朝大詩人啊!”那學員恍然大悟:“嗨!我說呢,還以為是那個同學呢!”
話隨這麼說,凱玲在心中一遍遍問自己:大話說出去了,可是李白又在哪裡呢?或許在汪倫的盛情邀請下沉醉在桃花潭了吧?又或者“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獨自一人在某個地方小酌吧?
凱玲想找不到那就不找,畢竟自己的時間也不見得總能自主,除了學習,還得被家人挪用一部分時間……大約只有夢裡的時間屬於自己,可惜又常常被大喊大叫的鬧鈴拉回到現實……焦頭爛額中她就在想,即便李白回訪也不見得總能如願,因為老師的“他在學習”會一次次把李白拒之門外,所以找李白喝酒只是一個不靠譜的理由,千年等一回是美妙的祈盼,一回等千年則是卑微的抱怨,不管咋說既然發出了邀請,那就暢想一回初見的情形吧!選一個有月的夜晚,將李白邀坐亭下,拿一句“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開始月朗風清的酒席,李詩人卻笑說:“我是今月古月都見過,而你卻是會古第一人啊!說吧,誰是穿越者?”這並不重要,只要彼此有共同話題足矣,何必分清主次?情到深處即便以茶代酒也可酩酊大醉了……李白連連搖頭,掏出一句“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撕碎了窖藏許久的幻想,沒有酒菜,就拿詩詞下酒,酒杯一端,做一回酒徒老賴又何妨?暢飲之後大不了吟詩一首頂賬,諸如“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之類定能讓酒館茶肆樂開花,酒錢自然不值一提,兩相愉悅有何不可?
以上依然是凱玲在失眠午夜想象的畫面,實際上李白總是很忙碌,一生也幾乎都在東奔西走,為他的追求,家庭已然成為擺設,他是有情的,只是詩文天下都付之山水了,他也是才情橫溢的,到除了朝堂戲耍楊國忠之流,除了輔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永王李璘外,似乎再沒有俗人眼裡傲嬌的事了,幸好有一群詩友及粉絲支援著他,才能縱情山水終成大唐詩仙,到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豪情萬丈的詩句裡夾雜了莫名的惆悵……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惜別感慨,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留戀感動,更有“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的捫心自問……
凱玲說找李白喝酒,不過是與自己舉杯的藉口,異鄉舉杯,李白就是那輪月,獨居斗室,李白就是床前那片光……而這種心思誰又能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