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孤島文明第35章 九六三會議2(第3/3 頁)
究中心科學家指出,對撞過程可能會形成微型黑洞,但這個黑洞出現的時間非常非常短暫,因為瞬間就蒸發了。他們推測這個微型黑洞或來自於另一個平行宇宙。有證據顯示,大型強子對撞機在模擬宇宙誕生環境時,也創造出了無數個可能性‘微型宇宙’。根據平行宇宙理論,我們的宇宙之外有無數種可能性存在,對撞機則開啟了又一次大爆炸模擬,形成的微型黑洞或來自其他平行宇宙。”
當然也有給予支援發言道:“想當年,華國想要造原子彈,全世界都覺得不可能,簡直就是異想天開。那個時候的華國有技術麼有錢麼有國力支撐麼我們是勒緊褲腰帶造出來的原子彈!多少人飯都吃不上,餓死都正常!而且,有多少人懂原子彈,懂原子彈對華國的意義!結果怎樣呢沒有原子彈,估計華國現在連國家主權都不可能完整。如果前沿科技我們在不研究,那麼三十年後,物理、數學、幾何、化學將全面落後於西方,造成後三百年的沒落,華國跌倒了一次再也不能跌倒二次了!”
楊貽桐在講臺上看著大家,沒想到大家對此事的反應是那麼的激烈,完全超乎了他預期的想象:“大型對撞機不僅僅是物理學基礎研究迫切的需要,也是華國高能物理研究的機遇。一旦搶險建造對撞機,華國的高能物理研究將處於世界之巔,真正實現彎道超車!
建立大型對撞機還可以幫助華國在精密機械、微波、真空、自動控制、資料獲取與處理,計算機與網路通訊等技術方面領先國際,可以培養上千名頂尖的物理學家和工程師,引進上千名國際頂尖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形成一個國際化的科學中心。”
此時南博明教授走向講臺發言:“建設大型對撞機,尋找上帝粒子,絕不是實驗的終止,而是新的開端。沒有基礎科學就沒有應用科學,也就沒有服務於我們生活的各種新技術和新產品。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同等重要,在這兩個方面的研究上,要合理佈局、戰略考量,但基礎研究必須走在前面,必須有所儲備,才能引領一個國家的進步和崛起!比如說袁隆平,利用對遺傳學基礎理論及其雜交優勢理論的理解,發明了雜交水稻,為華國乃至全世界的糧食增收作出了重大貢獻;還有潘建偉,利用量子力學量子糾纏理論,在量子加密通訊研究方面取得了領先世界的功績。
天眼工程建設之初也遇到了類似難題,有人支援也有人否定。
從宇宙星辰,到基本粒子,人類的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越來越離不開‘高大上’的科研儀器。天文學界通常認為,人類能看見的發光物質只不到1%的宇宙體量。科學家們常常透過射電望遠鏡來提升觀測宇宙的能力,對全球科學界來說,天眼將為探索宇宙提供了最需要的研究工具。面對浩瀚的宇宙、未知的世界以及科技的潛能,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天眼’將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角!”
會議大廳,各界專家紛紛發言,各抒己見,最後總結一下內容:
華國探月工程長期規劃;
華國火星漫遊計劃;
華國暗物質探索工程及南方中微子實驗;
華國大型環形高能粒子對撞機規劃;
最後唯獨,國家地外文明“火種計劃”及終極猜想,令大家不知所云,也無從探討。
看到大家的疑雲,中央一號元首在主席臺上作重要指出:“文明火種計劃已被列入國家憲法,任何人任何國家力量團體,只要感知到火種領受者的請求,都必須無條件實施與執行!”
接下來,這個長達兩天的秘密會議,在人們困惑不解、議論紛紛中而結束。
這個世界似乎又恢復了平靜。然而,另一場更為神秘的會議,在基地地下深處悄悄地進行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