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那是聞雨啊(第1/3 頁)
舅伯從來不覺得自己有錯。
沈誼得不到任何舅伯對自己的一點解釋,他總是可以理所當然就出現,做他覺得理所當然該做的事,開他覺得理所當然可以開的玩笑。
對沈誼影響這麼大的事,讓沈誼情緒這麼激動的事,他一點感覺不到嗎,對一個孩子,他一點解釋都不用給嗎。
他覺得爸爸媽媽給自己的說法就夠了嗎,憑什麼,事情是他做的,他影響了自己,他憑什麼不認認真真對自己,面對面,好好解釋,甚至好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就因為自己是小孩子嗎。
從此,沈誼再沒給舅伯拜過年,再沒去過姐姐家,無論羅希怎麼邀請。
沈誼從沒覺得自己仇富,只覺得自己仇舅伯,只不過他恰好是那些年,沈誼家少有的富裕親戚。
同樣的,沈誼來上大學,無論是什麼大學,好好學習,學到自己想學習的知識,是自己唯一的目的。
考多少分,能上什麼大學,都去讀,沈誼的選擇裡,從來就沒有復讀,甚至不能讀,那就不讀。
任何經歷,一次就夠了,沒有哪個經歷,算得上是終點,人追求的終點。
沒有哪個經歷,會是人要去另一個點的必經之處。
就連真正的終點,死亡,一人也只能經歷一次。
上什麼大學,都是課本,都是考試,都是活動。
沈誼自己註冊中國大學mooc,在裡面聽了很多公開課,也在b站看了很多課程、很多科普,在網上透過各種渠道,找到很多免費資源,各種版本的教材、課後指導。
如果說沈誼上這個大學學到什麼,基本都不是透過老師,是沈誼自己透過手機找到的資源,一遍又一遍學習、練習。
包括從圖書館找到很多希望開闊自己思維的書,也因為重且灰多,被沈誼用從網上找的電子資源替代了。
就連畢業論文用得那麼頻繁的知網,沈誼也不用校園網,而是直接註冊湖北省圖書館,就可以免費使用。
在網路普及的今天,學習是一件成本很低的事。
大學給沈誼最特別的,應該是一個平臺,可以有很多人,和自己一起去做很多事,從中積累很多經驗。
但這個功能,所有學校都具備。
上什麼大學,不重要。
最後文憑,本科文憑,一本文憑,重點本科文憑,雙一流文憑。
給後來的沈誼唯一的效應,是工資比同期非雙一流的同事在試用期多一千塊錢,而已。
沈誼以為自己看得很透了,可以放開手腳去追求自己想追求的,卻還是在找工作面前怵了。
大學三年沒有實習經歷,社團活動經歷也沒有,沈誼看不上學習成績,但到這時,成績、獎學金、專案經歷、校級榮譽卻是沈誼唯一可以拿的出手的。
在自己眼中,自己很特別、自己特別好,但自己要怎麼把自己最快地以最佳的面貌展現給搶手的面試官,這是一門功課,也是需要練習的,看著身邊熱情、自然、自信的同學們,自己比不過,僧多粥少,沈誼退卻了。
大家都考研,那就考研吧,考什麼學校,考什麼專業呢。
沈誼想過數學、想過心理學、想過金融工程,卻都是夭折。
在網上了解一門專業,太片面,讀這個專業讀很多年,從事與它相關的工作,真的就不會後悔嗎。
沈誼總是學著學著,就覺得還是不喜歡這個專業,要不換別的,換別的再學學,也覺得很一般,要不還是本專業。
沈誼就會不甘心。
沈誼曾在看著聞雨大捧特捧孟遂保研的的時候,點開自己教務系統,三年總績點專業排名第五,這個成績可以衝保研,並且因為沈誼有幾個專案在手,起碼本校是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