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頁)
故佛陀稱:“諸法所生,唯心(道)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一切浮塵諸幻化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道)。”(《楞嚴經》)佛陀講的“心”(妙明真心),就是老子講的無所不在、無所不是的“道”。佛家講的“唯心”所現,“三界六道,唯自心現”(希遷語),就是老子講的“萬物恃之以生”,“衣養萬物”,這是指“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功成事遂”,這是指“一切因果”“因心成體”。“不辭”者,指本為“道”所現也,萬物是“道”體的幻化相,故“不辭”。“不名有”者,本為不有,有而不有,故不“名為有”。“不為主”者,一體不二,無內外主客,故“不為主”。“道”無私無慾,“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淡乎其無味”,勞而不辭,功而不居,養而不主,故“可名為小”。但“妙明真精(道),妄以發生諸器世間(“樸散為器”)”,“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楞嚴經》)可見,虛空大地、日月星辰、宇宙萬物,皆是“道”體(“妙明真精”)依妄想之業所變現的。雖然“道”循業現相(萬物),但這是道“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屬性使然,並無我所現、我所有之二相極性觀念,故稱“萬物歸焉而不為主”。無主客、無能所、無人我的不二一相,故“可名為大”。“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三十七章》)“道常無為”,用極性觀念看,是為“小”;而“無不為”則為“大”。但在非極性境地,大之所以大者,以無大為大。“道”無大小無極性,有大不為大,有小不為小。若吾人能體“道”之無大為大的一相屬性,顯示出“不自為大”的心態,反而“能成其大”的效果。
4、色空不異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三章》)“天下至柔”者,大道屬性之謂也。“至柔”者,道也,“至堅”者,物也。世界存在三大狀態:物質態(“至堅”,不柔)、能量態(中堅,中柔)、資訊態(不堅,“至柔”)。宇宙的演化是資訊態→能量態→物質態。資訊態無形無相的非極性對稱性破缺後,成為極性的能量態;能量態的高度集中,便是物質態。極性的能量態和物質態,都是純資訊態的非極性真空極化後產生的激發態。“至柔”的“道”就是非極性的資訊態,“中堅、至堅”的能量態和物質態是非極性資訊態的激發態,分別稱為能量資訊態和物質能量資訊態。能量資訊態是能量世界的狀態,物質能量資訊態是物質世界的狀態,資訊態是資訊世界的狀態。物質態和能量態是本源資訊態的激發態,所以能量態和物質態都是資訊態極化了的變化態(“樸散為器”的器世界狀態),也就是“道”體的相用。體相用一如,體不異相,相不異體;體即是相,相即是體。所以,“無有(資訊態)入無間(物質態)”。實際上用“入”字也是老子隨順世人習慣的表達,本來是“無有”轉化為“無間”。懂得此理,就能明白“天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的道理了。“天下至柔”的“道”體,無處不在,無物不存,所以形容為“馳騁天下之至堅”。王弼說:“虛無柔弱,無所不通,無有不可窮,至柔不可折。”
佛陀講得最徹底:“色(‘至堅’)不異空(‘至柔’),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經》)“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楞嚴經》)“性空”是指“道”的“虛無至柔”屬性,物質(色)是隨眾生業因而所顯現的“量”,所以,“至柔”的“性空”隨業變現為“至堅”的“真色”(物質),故不存在入不入的問題,而是波即是水、全水成波、全波是水的關係。“至柔”、“無有”是描述大道狀態的,無為是說明大道屬性的。老子講:“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