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砍柴少年郎(第2/3 頁)
幾隻山雞補虛弱的身體,就獨自一人進山砍柴打獵,但後來就再也沒有回來。
有人說失足掉下了懸崖,因為他們在一處崖壁上看見了父親的竹簍。
也有人說被猛獸給吃了,因為他們還在崖壁上發現了血跡,反正甘平懂事以來就知道父親是回不來了。
長大後的甘平憑藉著老獵人傳授的獵術,養活了年邁的母親,甘平母親六十好幾了。
甘平母親屬於晚來得子,五十一歲才懷上了甘平,現在的甘平也就十六歲。
在這個時代已經是成年人了,但畢竟還是骨骼沒有發育完全的少年而已。
甘母還患有癆病,整天咳嗽不停,每個月甘平打獵砍柴的收入絕大部分全給母親抓藥了。
生活雖然辛苦清平,但甘平卻感覺過得很充實,因為只要有母親在身邊甘平就是覺得生活是美好的。
烈日下的山林中格外清爽,因為成片的綠蔭樹林遮蔽劇烈的陽光。
不時山林中山風肆意而過,沒有什麼比這樣的天氣更好了。
而被周平宰殺的狍子這個時候的血腥味才散發開來,周圍幾丈都可以聞到。
但這對於甘平來說並無影響,此時的他早已經沉浸在收穫的喜悅當中。
打理完狍子後,甘平又用匕首在地上刨了一個坑,將狍子全部的內臟給掩埋起來。
這是老獵人告訴他的道理,要懷有一顆對自然對生命感恩之心,這樣以後死去之後才不會下那可怕的無間地獄。
年輕的甘平對此深信不疑,有著一顆善良的心。
心懷感恩是甘平懂事以來學會的第一句人生格言,不僅老獵人這樣說。
就連母親也時刻提醒著自己,所以甘平從小就對一切事物都懷有感恩之心。
甘平收拾好一切後,扛著狍子向大山外走去,原地只留下了埋葬著狍子靈魂的孤寂小土坡。
還有那散發著血腥氣味的血紅色乾草。
等到甘平出了大山時,甘平肩上不僅挑著狍子,還順道打了些乾柴。
甘平身材不是很魁梧,但是給人的感覺就是那麼有力,這都是他從小吃苦鍛鍊的結果。
俗話說得好‘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小小年紀擔負了太多。
甘平挑著柴火和狍子走在去往小鎮的路上,甘平要趕緊把狍子處理掉。
時間拖得越久,狍子的新鮮程度就越低,也就導致價格越低。
甘平來到鎮上的集市,在靠牆的一角,找到了一個位置,這還沒把東西放下,就有人打招呼了。
‘哎呦喂,小平運氣真不錯,居然打到了狍子唉!’
一位認識甘平的中年男子來到甘平面前豎出大拇指道。
‘小平,就是能幹,要是我兒子有你一半懂事就好了!’
旁邊一位賣糖人的大叔毫不吝嗇地稱讚道。
甘平面對這些稱讚每次都只是咧著嘴報以微笑,雖然顯得有點傻。
但卻給人以無比真誠之感,對於這樣的讚美,甘平自從十一歲當了家之後就沒有間斷過。
集市很是熱鬧,人群在甘平的前面川流不息。
叫賣聲此起彼伏,幹什麼的都有。
不到一盞茶時間,甘平就把柴火賣了十文錢。
雖然狍子問價的人很多,但是出價與甘平的心理價位有差距,一直沒有成交。
‘小子你這狍子,可是放不得的,你應該知道時間越久就值不了幾個錢了,你就五十文賣我算了。’
一位富態的男子見甘平狍子的品相很不錯,毛皮保護得很好,不由動了心思。
‘對不起,老闆,我這狍子少於一兩銀子我不會賣的。’
甘平做了這麼久的生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