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第2/2 頁)
然,若放棄中原,山西防禦的壓力大大增加,因為日軍可以從北面的內蒙古高原和西面的太行山脈進行攻擊,兩路夾擊山西。
蔣介石對是否防守山西非常猶豫。堯明則認定山西必須堅守,絕不可有半分動搖。堯明強調只需要加強山西的交通建設,修築戰略公路和鐵路,方便運兵,則山西四周的山脈自然成為一種天然屏障。我軍只要在山西內可以快速移動,敵軍即便從山地突破,我軍也非常容易堵住缺口。
目前山西改標準軌道已經基本完成,只需要擴建一些關鍵的公路段,將衛立煌的35個機械化德械師留在山西,就能保證山西內部運兵的機動性。再加上彭德懷這員猛將,沿太行山脈修築大量的類似於朝鮮戰場上三八線一帶的工事,應該能夠守得住。守住了山西,可以隨時俯視中原,增加對日軍的側翼壓力,減輕江淮一帶防禦的負擔。
山西既有豐富的煤礦、鐵礦,也是當時的糧食高產地,是中國全域性經濟的要點之一。這個富庶的地區絕對不能落入日本人手中。另外山西也是反攻中原的基地。只要假以時日,中國積累了足夠的石油和其他戰爭物資,德國的將軍們最擅長使用坦克部隊的機械化作戰。那時候完全可以將日軍逐漸引誘到地勢平坦的中原來,再突然出擊,靠閃電戰一網打盡,只怕要比原時空德國繞開馬其諾防線,攻佔法國,包抄英法聯軍還要酣暢流利。
當商量到用誰為華北戰區的將領的問題時,蔣介石又開始臉紅。他一開始是想用心腹將領陳誠去替換張學良的。現在一想到要打敗仗,就有點不願意了。堯明趁機推薦了剛剛在西班牙結束了馬德里會戰的劉伯承。他是目前中國最善於在困局、敗局中打仗的將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