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4 頁)
祖努爾哈赤諸子封爵之例,側妃庶妃之子不得封和碩貝勒、和碩親王。故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對建立金國、大清國以及入主中原,都立下了赫赫戰功,但也只封至多羅郡王而已。其它如四子湯古代、六子塔拜、九子巴布泰、十一子巴布海等,僅分別封為輔國將軍、鎮國將軍、輔國公等。
順治元年,由於滿清入主中原,碩塞得以晉封為多羅郡王。在冊文中還特別強調碩塞系帝之“庶兄”。順治八年福臨一親政,便立即晉封碩塞為和碩親王,並且增注軍功。此舉打破了清太祖太宗時的慣例,少年天子此舉的用意很明顯,他是想透過封授兄長及親侄的方式,來增強支援自己的力量,以便清洗多爾袞留下的勢力。對此,朝臣看得明白,自然誰也不敢說半個不字。
身為和碩親王又是議政王大臣的碩塞另外還管兵部和宗人府,權力極大,順治也對他寄予厚望,無奈碩塞短命,去年病死了,其親王爵由其子博果鐸承襲。博果鐸年紀不大,又無資歷戰功,自然無法和其他諸王抗衡,無奈之下,順治只能讓嶽樂坐了議政王大臣第一位。諸王貝勒無人能和嶽樂比地位,但坐在西首第一位的簡親王濟度卻不這樣認為。
濟度是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次子,濟爾哈郎是清朝的開國功臣,又是清太宗洪太冊封的七大鐵。帽子王之一,更是睿親王多爾袞死後清廷僅存的四位和碩親王之一,其它三位,阿濟格被幽禁賜死,滿達海缺乏果斷,而多尼還年幼,毫無軍功績可言。這樣一來,德高望重而又有擁戴之功的濟爾哈郎自然而然、無可爭議地高居諸王之首。如此身份,若不是病死,這議政王大臣首位哪個敢坐?
因為濟爾哈郎對順治的支援,使得順治十分感激和尊敬於他,特下諭宣佈鄭親王年老,一切朝賀、謝恩,悉免行禮,這可是當年“皇父攝政王”多爾袞才能享受到的禮遇。不久,順治又下諭加封和碩鄭親王為“叔和碩鄭親王”,並冊文表其軍政大功,不僅如此,順治還在一日之內加封其長子富爾敦為世子,二子濟度為多羅簡郡王,三子勒度為多羅敏郡王。時人都說鄭親王一門四王爺,是何等的顯赫!?
不過皇帝對鄭親王一門的恩寵,在濟度眼中卻被認為是應得,他認為倘若沒有父王濟爾哈朗當年對順治的擁立之功,那麼顯然坐在今天龍椅上的人早就不是順治了。長兄富爾敦去世之後,濟度和勒度與父親濟爾哈郎一道成了議政王大臣,濟爾哈郎五月病逝後,濟度本以為自己會坐議政王首位,結果順治卻讓嶽樂坐了首位,這讓他很是不滿,認為皇帝還是太年輕,不懂事。
在濟度看來,在世的皇族親王、郡王中,他濟度論威望、論尊貴、論軍功應在首位。目前與順治帝同輩的,只有簡親王、安親王和信郡王三人,信郡王多尼與天子順治年紀相仿,論資歷論軍功都數不到他,至於安親王嶽樂又算得了什麼?按輩分,他倆是兄弟;按位分,嶽樂新進親王,也不及自己。唯一的不足是嶽樂比自己年長几歲,但自己可是叔王濟爾哈朗的世子呀!
濟度看不上嶽樂,嶽樂也看不上濟度,二人之間一直不友善,明裡暗裡都針鋒相對。諸王、貝勒相繼坐下後。濟度看著正對面的嶽樂怎麼也看不順眼。
嶽樂也察覺濟度的不善目光,卻沒有理會,只盯著玉階上御座旁邊一把帶著軟墊的椅子,不消說,這自然是皇帝給湯若望這個洋夷老頭預備的。
果然,御座上的順治發話了:“給湯瑪法賜坐!”
人群之中同其他官員一樣朝袍朝靴朝珠,戴著紅頂子的湯若望應聲而出,叩頭拜謝。當他低頭走上玉階時,腦後懸著的也是一條辮子。
眾人眼中的湯望若看起來從容鎮定,其實內心裡湯瑪法卻十分忐忑不安。很不是滋味。因為他這一坐,居然位居諸議政王大臣之上,與當朝天子並列,這讓下面的滿族王公大臣能不惱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