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4 頁)
福臨懂得大學士用心之苦,他握著寶座扶手,幾個手指按笛似地輪流彈過金色的龍頭,緊蹙眉峰,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朕念滿洲官民人等攻戰勤勞、佐成大業,各家役使之人皆徵戰所得,甚是艱辛。滿洲之有役使家人,猶如中原江南之民有房產土地一般。不想十餘年間,背主逃亡者日眾,隱匿者尤多,滿洲各家必將日益貧困,特立嚴法,以止此風。以一人之逃匿而株連數家,以無知之奴婢而累及官吏,亦萬不得已,非朕之本心!……」大學士們萬萬沒有料到皇上如此坦率地說出他的苦衷,一時相顧無言,不敢進一步深諫了。
福臨微微一笑,熄滅了眼睛裡那團明亮的火光,淡淡地說:「這幾件事待朕深思熟慮後,再做定奪。去吧! 四名大學士向皇上拜辭出殿,福臨又添了一句:「以漸暫留。 傅以漸是真正的新朝貴官,福臨對他特別信任。當他恭立御座旁時,發現皇上的一雙眼睛又在熠熠發光,暗示著他內心一個非常強烈的念頭在躍動。福臨盯住傅以漸的眼睛:「以漸,你似乎沒有把話講完。 傅以漸腦子轉得飛快。福臨的個性和他的處境,都使這位少年天子喜怒無常。他需要滿洲親貴支援時,就把漢大臣推一推;他需要抑制滿洲貴族了,又會把漢大臣拉一拉。他的自尊心強得驚人。有位朝臣進言睿親王多爾袞功大於過,求賜昭雪,被他流徙寧古塔;有位言官聽民間傳說宮監往揚州買女子而上疏進諫,他惱羞成怒,斥為瀆奏沽名,流徙尚陽堡。因此傅以漸不得不特別謹慎。當然,他也不願意辜負年輕皇帝對他的特殊信賴。他精細地、小心地挑選著詞句,說了這樣一番話:「陛下上承天命,主宰天下,並非一方諸侯,當以神州萬民為念,不只是八旗滿洲。 停了片刻,他說起了彷彿與此並不相干的另一個話題:「有史以來,元代最無制度,馬上得天下,又於馬上治天下,毫無長治久安之法度,立國未到百年,便群雄並起,土崩瓦解了。其所以能箝制萬民數十年,僅恃憑武力而已。明太祖,誠如陛下所稱,乃一代英主,承元代法紀蕩然之後,參酌百代之得失,定立國之規,足與漢、唐相媲美。但所以能夠成就大業,也在明太祖英敏果決,獨斷專行,言必信,行必果,不許他人掣肘,也決不受人播弄,法峻典重,執法森嚴。若非後代嗣君昏庸亂法,大權旁落,明代享國何止二百七十年! 福臨扭開臉,目光避免與傅以漸接觸,投向殿頂塗金雕龍的華麗藻井,靜靜地說:「然而開國之初,殺戮功臣,明太祖不免有傷盛德。 傅以漸後退了兩步,拱手說:「漢有韓信,明有藍玉,讀史至此,誠可感嘆。然以國家全體而論,當開創伊始,若無約束元勛宿將之力,人人挾騎馬上功勞,驕縱橫暴,民生凋敝,也不能立國長久。漢高祖、明太祖誅殺功臣,雖千古嘆為寡恩,其實也是漢、明開國之功所以能夠速就的原因。 福臨猛一低頭,灼灼發亮的眸子盯住了傅以漸。他眼睛裡包含的內容太複雜了:驚奇、喜悅、恐懼、惱怒、感佩、疑惑……傅以漸強迫自己咬緊牙關,坦然承受。他很明白,他若流露出一絲畏縮和心虛,就會留下 唆君之惡 的口實,弄得不好,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將斷送在這一點點真情的表露上。
還是福臨年輕,先笑了起來,說:「以漸不愧為內國史院大學士,史學精博,立論獨到。好! 聽皇上自動把這一番對話納入史學的軌道,傅以漸才鬆了一口氣。福臨一聲 賜茶 ,結束了君臣之間的心腹話。兩人都明白,話說到這個程度,就不可再說了。
傅以漸走後,福臨怎麼也坐不住了。
今天聽政,他原想只丟擲江南十家謀反案加以解決,不想牽涉到早就梗在他心頭的親王、郡王兼理六部的慣例,進而又觸及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這個祖制,是他始未料及的。
福臨念及祖宗創業的艱難,不能不遵循祖制,維護滿洲八旗。但他是皇帝,又正當年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