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平反張居正(第1/2 頁)
抬了抬手,止住左光斗的謙謝,朱由校繼續說道:“陝西乃邊防重地,九邊獨佔其四。然天災頻仍,乾旱尤為嚴重。萬曆十年、十四年,幾乎遍及全省。此乃不知水利,難抗天災之故。左卿以為然否?”
左光斗躬身答道:“陛下所言甚是。不知水利則一年而地荒,二年而民徙,三年而地與民盡矣。今欲使旱不為災,澇不為害,惟有興水利一法。”
“善。”朱由校點頭稱讚,說道:“左卿可願任職陝西巡撫,牧民一方,為朕分憂,為民造福?”
左光斗一時沒想好,臉現猶豫之色。
朱由校眯了下眼睛,說道:“陝西有六位藩王,因莊田侵佔,違法亂紀,頗有些民怨沸騰。左卿可是畏難,不敢觸犯天潢宗藩?”
左光斗遲疑的不是這個,但皇帝這麼一說,他再不接受任命,便等於坐實了這個嫌疑。
“臣願巡撫陝西,為萬歲分憂,綱正法紀,解民困苦。”左光斗躬身領命。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楊漣剛正不阿,那就去整頓京營,收拾那些勳戚、權貴、宦官、豪強,還有京營諸將,反正他不怕得罪人。
左光斗除了認死理兒,還是水利專家,對屯田事宜很在行,那就去治理陝西。再去和那些侵田亂法的宗藩鬥一鬥,爭取將農民起義的源頭消除於無形。
這兩個不怕死的犟種,朕外放你們,是為你們好。
朱由校見兩件人事安排都順利,暗自鬆了口氣。
誰敢蹦出來亂叫,拖出去打屁股,趕回家吃老米。朱由校已經作了準備,他不殫作個暴君、昏君。
皇帝任命,官員接受,也算正常的人事任命和調動。內閣也沒太多的理由阻攔。大不了下中旨,也不怕官員不接。
接下來,朱由校又擢升光祿少卿李邦華為巡按御使,分赴各道巡視,考察吏治。
在明代,巡按御使號稱代天子巡狩,各省及府、州、縣行政長官皆其考察物件,大事奏請皇帝裁決,小事即時處理,事權頗重。
一番操作猛如虎,東林黨的三員干將都被少年皇帝調離了朝堂。但從別人來看,都是加官晉爵、委以重任,是皇帝信重的表現。
“鄒卿……”朱由校取過內宮遞的奏疏,有些疑惑地對吏部左侍郎鄒元標問道:“這道奏疏,是你請為張居正恢復諡號的?”
已經七十多歲的鄒元標躬身奏道:“萬歲,江陵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國家之議,死而後已,謂之社稷之臣,奚愧焉?”
張居正生於江陵縣(荊州),又被稱為“張江陵”。
而鄒元標的意思是:張居正於國有功,“奪情”事件是個人犯錯,一碼歸一碼,為張居正恢復名譽,應當應分。
令朱由校感到詫異和疑惑的不是為張居正平反,而是為之奔走呼籲的怎麼會是鄒元標呢?
萬曆五年,首輔張居正的父親病逝。
按照當時的“丁憂”制度,承重祖父母及嫡親父母喪事,以聞喪月日為始,不計閏月的二十七個月,需在家裡丁憂。服喪期滿後,再出來視事。
但張居正不想走,也不能走。改革大業已進行了一半,他正準備在經濟大刀闊斧地興利除弊。耽擱二十七個月,他一生的理想恐怕就要葬送。
所以,張居正策劃了“奪情”事件。所謂“奪情”,就是皇帝不讓你走,國家需要你,化悲痛為力量,繼續在崗位幹吧!
皇帝下詔起復,大臣疏挽留,朝廷下都被帶起了節奏。張先生不能走哇,不能走,他一走,大明的天就要塌了。
可就在張居正的策劃成功,以為萬事大吉的時候,四個愣頭青蹦出來了,疏反對,罵張居正違背“萬古綱常”,張居正奪情是“貪位忘親”。
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