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第2/3 頁)
佯裝敗下陣來,以此樹立武王的雄風,之後趁勢讓位於姬發,自己便可從此逍遙自在。為了保險起見,帝辛令姬發立下誓言,進入朝歌后立即交卸兵力,登基後不可改國號,接受三監以及國師箕子的輔政。 姬發自幼深慕大商,得此建議,感激涕零,更為自己能有機會在商王國這樣的大舞臺上一展政治身手而振奮不已。大雨之夜,忠臣賢君在這樣一間鮪河畔邊的小破廟裡擊掌盟誓,赤子拳拳,都為即將到來的新天地開懷振作。殊不料世事的發展並非能如始料之所及,牧野之戰的禍根就此埋伏在兩人的意氣用事之中。&rdo;
箕子明夷
&ldo;戲演至此,忽然間起了變化。連舞臺都從中裂開,疾速隱去,身處14號龜甲之上的大劇院的看臺沿著某種軌道前行至7號龜甲所在地,大幕揭開,這一次的舞臺竟然是真正的戰場。我們四人身居一處甕城之上,恍在戰場之中,又似乎暫離戰局,但足以做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的觀戰者。旌旗招展,雙方皆人精馬壯,殷軍著白,周軍著黑,沿牧野戰場鋪天蓋地地對壘出兩個整齊的方陣,軍士皆由青銅人偶充任。殷軍領先一人胯下騎一匹黑首白馬,傲然立於陣前,正是由人偶飾演的大商君王辛。而周軍中亦有一人騎一匹遍體漆黑的戰馬越陣而出,雄姿英發,正是武王姬發。按照彼時慣例,既有兩軍領袖將於陣前單挑,雙方軍隊自是揮兵不動,只將戰鼓聲擂得沸反盈天,待到帝辛與姬發跨出陣來,鼓聲與吶喊聲便漸漸歇了。戰場上唯見黑雲壓頭一般的莊重與肅穆。&rdo; &ldo;老實說,我對古代人所用的什麼兵器陣法蓋世武功都沒什麼研究,但只見兩個戴著面具騎著戰馬的人偶你一槍我一戟,打鬥得煞是緊驟,一時也看不出什麼破綻。兩人都是馬前作戰的好手倒能看得出來。儘管之前已經提前知道帝辛將會佯敗於姬發,但畢竟心中早已知道牧野之戰正是大商滅亡的前奏曲,一邊看著,一邊竟情不自禁地希望那位扮演帝辛的人偶將姬發挑下馬來,阻止悲劇的發生。但歷史畢竟不可逆轉,再拼鬥個幾十回合,帝辛胯下戰馬竟被姬發刺中前胸,雙膝一軟,將帝辛滾下陣來。姬發一聲大喝,頃刻間便將帝辛擒住。&rdo; &ldo;此時,作為觀眾的我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那佯裝敗下陣來的帝辛微微一笑,正待開口,忽聽西周大軍之中傳來擊鼓衝鋒之聲,數十萬周人吶喊聲四起,一擁而上。這邊廂殷軍自始至終得到的是按兵不動的命令,此時局勢驟亂,猝不及防,一時之間竟潰不成軍。&rdo; &ldo;眼見敗陣已成,一旁觀戰的白若栩冷聲道:&l;這個不顧君令擂鼓命令進軍的就是姜尚。什麼千古武聖、兵家始祖,不過是個瞅準時機趁亂渾水摸魚的傢伙。這一著著實陰狠,雖然並非殷人陣前倒戈,但說到底,這一場仗畢竟是帝辛大敗,周軍趁勝追擊,直擊朝歌,鹿臺更因此被一把火燒得精光。&r;&rdo; &ldo;白若栩說話間,我們身處的看臺再次移動,告別7號龜甲所在的戰場,重返14號龜甲所在的大劇院。剛從硝煙濃烈廝殺陣陣的戰場上回來,我頗有幾分驚魂未定。帷幕重又閉攏,拉開,最後一幕開始上演。&rdo; 第五幕 箕子明夷 出場人物: 姬發:姬昌之子,史稱武王 太姒:姬發之母 箕子:商末代國師 &ldo;三監&rdo;:帝辛之子武庚、管叔、蔡叔的統稱 姬旦:姬昌幼子,姬發之弟,史稱周公 郕叔武:妹喜己的兒子 這一幕的一開始,是國師箕子與&ldo;三監&rdo;的一番對話。 箕子語重心長地告知武庚、管叔和蔡叔,他們三人受帝辛之命,拜為&ldo;三監&rdo;,意為國相,將在姬發日後的執政中起到監國的重大作用。倘若姬發有絲毫廢商興周之意,或是行國君之職責不得力,&ldo;三監&rdo;便可廢黜姬發,由帝辛之子武庚取而代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