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終於找到當師父的感覺了(第2/3 頁)
條麻繩被牽引扭轉一樣。
安遠明也沒說話,陳略繼續看了患者的舌苔。
看完之後,陳略沉吟了一下,道:“《傷寒論》第三條,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名為傷寒,可以用麻黃湯治療。”
邊上寧世海看的是目瞪口呆。
自己這個小師弟真的只是大一新生?
就這個水平,這個判斷,說是碩士畢業都有人信。
現在的中醫藥大學什麼水平寧世海很清楚,理論或許學的沒毛病,可實踐真的很差。
多少碩士畢業進了醫院的醫生都不一定能摸得準脈。
中醫的脈診入門,一般快一些的要兩三個月,慢一些的可能一輩子都不得其法。
可這個快也是有條件的,是能實踐的情況下。
只學理論,都沒怎麼真正給患者摸脈,怎麼可能入門?
現在醫學院的學生大都是這個情況。
到了大三和大四之後,學習的東西開始偏臨床,這個偏臨床也只是開始牽扯到病案等方面,在理論上把基礎和病案結合,而不是下臨床。
即便到了醫院,上手的機會也不多。
大多數人都沒有陳略那種意識,說,不管有沒有人帶,我都給患者診個脈,甚至都不需要侷限於患者,只要有人樂意,都可以練一練。
大多數人的意識都是,有醫生帶著,上級醫生說你試試,然後就試試,上級醫生不說,然後就看著。
診脈、望氣又不是開方抓藥,有沒有什麼風險,上級醫生不讓新人隨便上手是擔心風險,正常練習,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這就是意識問題。
學霸是無聊了做做題打發時間,高興了做做題助助興,尋常學生則是,老師不佈置作業我就不做,佈置了不檢查都不想做。
差距就是這麼來的。
就現在醫學院那水平,寧世海很清楚,所以他才更驚訝。
怪不得師父讓小師弟下臨床,原來是真有能耐。
“開方吧。”
安遠明對陳略說道。
陳略在邊上寫好方劑,然後遞給安遠明,安遠明看了一下,在後面加上了葛根、芍藥、大棗,然後簽字。
“第31條,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
陳略的反應很快,安遠明寫到葛根的時候,陳略就明白過來了。
“我把患者最主要的後背疼痛還有脖子忽視了”
陳略在心中和孫婉清交流。
“夫君認識到了錯誤就好。”
孫婉清道。
“你怎麼不提醒我?”
陳略有點埋怨。
“夫君現在正在跟著安老學習,出錯不怕,出了錯,才能加深印象,妾何必提醒?”
孫婉清說著還開玩笑:“難道繼續幫著夫君在安老面前長面子嗎?”
陳略:“”
說的好有道理。
“安老現在是要了解夫君的真實水平,妾要是幫著夫君,那不是有了水分了?”
陳略心中嘀咕:“我一個男人,怎麼可能有水分,有也是”
“知道錯了?”
安遠明笑著問。
“是,是我忽視了。”陳略老實的點頭。
學霸輕易不出錯,出了錯就很老實。
“你的《傷寒論》記得很熟,不過在具體臨證的時候還是要用心。”
安遠明趁機敲打:“你這一次按說不該出錯,因為31條你也知道,就是太自信,太大意。”
這個臭小子,平常都不敢說,說一句馬上噎的你難受,今天可算老實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