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喊師叔(第2/3 頁)
的,這一段時間,陳略真的是每一次都能給他驚喜。
好像見一次,陳略就有一次進步。
第一次安遠明見陳略的時候,陳略摸脈還不準,現在基本上不太複雜的脈象,陳略已經能掌握了,對《傷寒論》裡面的基礎條文也理解的很深。
特別是太陽病這一塊,真的是相當透徹。
最瞭解陳略的孫婉清也對陳略的進步相當意外。
剛才安遠明只是看著,並沒有急著提醒陳略,孫婉清看到陳略為難,也只是在方向上提點了陳略兩句。
沒想到陳略竟然真的找到了突破口。
一時間,孫婉清的眼眶都有了亮光。
在孫婉清看來,陳略如此努力,如此勤奮,多一半都是為了她,畢竟最初陳略都是沒打算學醫的。
有時候,喜歡一個人,就是能隨時找到感動。
陳略也難得有點小得意,回頭看向邊上的孫婉清,向孫婉清眨巴眨巴眼睛。
每次做出一道難題,陳略也會有情緒波動,偶爾也會裝一裝逼,這就是成就感。
“夫君真厲害。”
孫婉清非常配合的送上了一句真心誇讚。
陳略原本還打算再和孫婉清調兩句情呢,邊上的安遠明已經催促了。
“開方吧。”
陳略開了方子,標準的桂枝湯,倒是沒有什麼難度,安遠明檢視之後簽了字,交給了患者。
之後是下一位患者。
整個上午,適合陳略的患者其實不多,不過能在安遠明邊上看著,偶爾上上手,對陳略來說已經是很大的收穫了。
這樣的機會,對於醫學生來說,那可是非常珍貴的。
別說大一的新生,就是大三大四開始接觸臨床的醫學生,沒有關係,沒有老師帶著,想要真正接觸患者都是很難的。
吳燦明一句話倒是說的不錯,就學醫而言,中醫的以師帶徒模式其實是很符合實際的,一位老師帶的學生太多,很難做到因材施教。
不知不覺,時間就接近中午十二點了。
其他診室的醫生們已經看完了上午的號,稍微清閒了下來,三位年輕醫生正在診室門口站著,一邊抽菸喝茶,一邊看向最裡面的診室。
“聽說師公今天來了?”一人問道。
“嗯,一大早就來了,這會兒正在最裡面的診室,師父也在。”
另一位點頭道:“師公可是難得前來一趟。”
益善堂這邊現在除了寧世海之外還有五位醫生,一位是寧世海從其他醫院聘請來的退休老中醫,一位是寧世海的大學同學,其他三個人則是寧世海收的徒弟。
這會兒在診室門口抽菸聊天的就是寧世海的三個徒弟。
年齡最大的今年四十歲,名叫郭晨,二弟子38歲,名叫姜鵬飛,三弟子33歲,叫李志偉。
對於三個人來說,能夠拜師寧世海,成為安遠明的徒孫,那可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安遠明難得來益善堂一次,三個徒孫自然都想找機會和師公說說話,哪怕問聲好也行。
“剛才我在診室裡面看到師父領了一位毛頭小子進去。”
姜鵬飛道:“看著也就十八九歲的樣子,也不知道是幹什麼的。”
“難不成是師父給咱們收的小師弟?”
李志偉笑著道:“我可算是能當師兄了。”
“怎麼可能。”
郭晨道:“十八九歲,哪怕有根基,畢業還要好幾年呢,師父才不做這種賠本買賣。”
在醫館這邊,可醫院還不一樣,醫院是公立的,醫館則是私立,等於寧世海是老闆,幾位徒弟都是給師父打工的。
在杏林界,有些規矩其實和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