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專政(第2/3 頁)
守住自己的職責,按部就班,遵循原有的法度不變,不就可以了麼?”於是曹參為漢相國,出入三年,載其清淨,民以寧一……
過了不久,劉盈憂鬱病逝,發喪期間,只見呂雉乾哭,不見落淚。張良之子張闢強擔任侍中,年僅十五歲,對丞相陳平說“太后只有惠帝一個兒子,如今死了,卻只見她乾哭而不悲傷,你知道是什麼原因?”陳平反問是什麼原因?張闢強說“惠帝沒有年紀較大的兒子,太后害怕你們這班老臣。您現在應請求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軍,統領南北二軍,並且讓呂家的人都入宮,在朝廷執掌大權,這樣呂后才會心安,你們才能有倖免於禍患。”陳平就按照張闢強的計策去做,呂雉果然高興,哭起來也顯得哀痛。呂氏的權勢便從此開始。呂雉立太子劉恭為帝,自己臨朝稱制,行使皇帝職權,朝廷號令一概出自太后。
劉邦死前曾讓陳平去誅殺樊噲,也是怕呂氏一族造反,陳平半路上對周勃說,樊噲是皇帝妹夫,這是皇親貴族,這會皇帝想殺樊噲,萬一後面反悔了,我們就遭殃了,不如還是把樊噲交給陛下吧。陳平在押送樊噲時聽聞劉邦死了,自己馬不停蹄的直奔劉邦靈前,哭天搶地,然後在靈臺向呂后奏明處理樊噲的事情經過,呂后很滿意,讓他做了臣相。
呂后稱制的第一年,果然司天監再一次觀測到五星連珠的奇觀,這正是詛咒被破之天象,呂后望向劉邦的長陵方向,又想起了那個超凡脫俗的劉叔,不知他現在去了哪裡?
呂雉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也採取“無為而治”,重用其寵臣審食其及宦官張卿,然後佈置黨羽,大封諸呂及所愛後宮美人之子為王侯。隨後殺掉趙王劉友,梁王劉恢亦自殺。右丞相王陵堅決反對封諸呂為王的政策,堅持高祖與大臣的盟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呂雉不高興,就讓他擔任皇帝的太傅,奪了他的丞相職權。王陵只得告病回家。然後又讓審食其為左丞相,居中用事。陳平、周勃雖然不服,也只好順從。呂后這些做法遭到劉氏宗室和大臣的激烈反對。
呂雉追封他已故的兩個哥哥,大哥呂澤為悼武王,呂釋之為趙昭王,後又封侄呂臺為呂王,呂產為梁王,呂祿為趙王,侄孫呂通為燕王,追尊父呂文為呂宣王,封女兒魯元公主的兒子張偃為魯王,將呂祿的女兒嫁給劉章,封劉章為朱虛侯,封呂釋之的兒子呂種為沛侯,封外甥呂平扶柳侯。呂臺去世後,諡號肅王,封其子呂嘉代呂臺為呂王。又封其妹呂嬃為臨光侯,侄子呂他為俞侯,呂更始為贅其侯,呂忿為呂城侯。呂后先後分封呂氏家族十幾人為王為侯。
後來少帝劉恭略微懂事時,偶然聽說自己的母親已經死了,自己並不是皇后的親生兒子,就口出怨言,說“太后怎麼能殺死我的母親卻把我說成是皇后的兒子呢?我現在還小,等長大成人後我就造反。”呂雉聽到這件事以後很擔心,害怕他將來作亂,於是廢了劉恭的帝位,並暗中殺了他,改立常山王劉義為皇帝,改名叫劉弘。
但是人終究是會死的,呂后不知什麼情況就病倒了,有人說是被犬咬了,得了狂犬病,但是深宮裡有哪會有犬?在呂后病危之時,下令任命侄子趙王呂祿為上將軍,統領北軍;呂產統領南軍。並且告誡他們“漢高帝平定天下以後,與大臣訂立盟約:不是劉氏宗族稱王的,天下共誅之。現在呂氏稱王,劉氏和大臣憤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輕,大臣們可能發生兵變。所以你們要牢牢掌握軍隊,守衛宮殿,千萬不要離開皇宮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最終呂雉還是病死了,終年六十二,與漢高祖合葬長陵,呂后想著自己死後呂氏能繼續執政就把陵墓建的比劉邦的還要大。
呂后病危之時,陳平正在家中靜坐思量,有人找上門來,此人是著名的儒生辯士陸賈,此人很早就跟隨劉邦。陸賈說“當天下平定時,人們關注的是臣相,當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