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第1/2 頁)
就在那一瞬間,又一個身體沖了上來,梁楚韻一把抱住了陳秋石。
六
後來發生的事情證明楊邑的感覺是對的。
四月底那天上午,他在齊雲山看見的確實是陳秋石,說看見不準確,應該是感覺到了,儘管在他們中間隔著長長的路程和密密麻麻的樹叢。楊邑後來為他和陳秋石幾乎在同一時間內出現在覺靈寺東西兩側而驚惶不已,他覺得在這片戰場上,正面交鋒的不僅是他和他的學生,還有他們的靈魂。
陳秋石被革職,楊邑是在半個月以後才知道的,他當時的心情很複雜,一方面對郭得樹下的套子不以為然,覺得太齷齪了;另一方面,他也覺得這個時候讓陳秋石失去兵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兩軍開戰在即,師生反目成仇,廝殺於同一戰場,他的心裡是有障礙的。更重要的是,一旦撕破麵皮,真的交火,陳秋石滴水不漏的用兵藝術,多少還有點讓他畏懼。
關於陳秋石被革職之後的去向,在國軍內部有很多傳說,一種說法是陳秋石已被秘密押送到江淮軍區,正在接受調查。還有一種說法,陳秋石已被其老上級接到太行山,又在百泉根據地重執兵符。第三種說法,陳秋石根本就沒有離開大別山,正藏匿於某處,修身養性,隨時準備東山再起。
楊邑傾向於後一種說法。他一直納悶,臨陣易將乃兵家大忌,更何況陳秋石在抗戰中已經將未來大別山北麓戰場瞭然於心,光是一個陳秋石,就足以對國軍的進攻構成很大的威懾,共軍高階機關未嘗那麼愚蠢,難道就看不透這一點?而師部那些自以為是的傢伙還真的以為把陳秋石除掉了,彈冠相慶,以為從此可以在大別山北麓獨霸天下,從此可以如入無人之境了。對此,楊邑憂心忡忡。
軍事調處的最後階段,國軍已經秘密調整了兵力,楊邑的一旅進駐肥西以西,嶽西以南,其當面正是覺靈寺。覺靈寺的南邊,就是西華山,北邊是南嶽山。西華山是淮上獨立旅的起家的地盤,駐紮的是精銳第三團,原來是韓子君和鄭秉傑的看家隊伍,尤其以政權建設牢固著稱,淮上獨立旅的兵工廠、被服廠、物資採購站和轉運站都在西華山的深山老林裡,甚至還有秘密的彈藥儲備機構,是淮上獨立旅的大後方。因為地勢顯要,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章林坡把楊邑的第一旅調動到西華山當面,也是深謀遠慮的。
用兵謹慎,儘量不打無準備之仗,這是師生一脈相承的特點。楊邑調防至西華山當面之後,幾次攀登覺靈寺主峰和妙皋峰、齊雲山周邊高地,對西華山境內進行詳細勘察。他很快就發現,西華山確實是一個天然的屯兵基地。在抗日戰爭中,因同友軍毗鄰,這裡沒有太強的防禦部署,而眼下情況陡變,共軍似乎還沒有從抗戰的佈局中調整過來,看來陳秋石失去兵權不是虛傳。楊邑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豈料,自從那次他在齊雲山下隱隱約約感覺到陳秋石的氣息之後的第五天,情況發生了變化。情報顯示,共軍也做了兵力調整,其三團陳九川營和寧可家營已經分別在妙皋峰東南和西南設防。楊邑再次登上齊雲山,看了半天也沒有看出共軍佈防的痕跡,就在快要下山的時候,他才恍然大悟,共軍的防禦體系是沒有工事的。這種小正面、少側翼、大縱深、寬間隔的配置方式,不是常規打法,一般人不敢運用的。六個點式支撐體系,高低搭配,遠近照應,看似沒有防禦工事,正面全在控制之內。可以說是對這個地形的極佳利用。
這只能解釋是陳秋石的手筆。
當然,這種點式防禦配置,也有漏洞,它應對的是大部隊正面防禦作戰,卻很難保障接合部的安全,尤其是夜間小分隊偷襲,很有可能得逞。讓楊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如果陳秋石果然在西華山莊,難道他看不出這個漏洞嗎?
&ldo;5&iddot;21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