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第1/3 頁)
3 王羲之:《破羌帖》,《中國書法全集19&iddot;王羲之王獻之二&iddot;作品考釋》。而當時的情況是怎樣呢?&ot;今外不寧,內優已深&ot;,北方中原地帶在外族的統治之下,軍事力量不可低估,他們無時無刻不想侵犯江南。&ot;內憂已深&ot;內涵極為深刻,許多事實不能細說,只能心照下宣。&ot;內憂&ot;一般說來總是有的,關鍵在於&ot;深&ot;。內部矛盾尖銳,問題很多,大有積重難返、病人膏盲之勢,軍敗於外,資竭於內,大臣們擔負內外的重任竟無一功可論,一事可記,更談不止深謀遠慮,而國君對忠言嘉謀棄之不用。
朝廷爭權奪利,桓溫與殷浩視為死敵,嚴重不和,互相牽制。桓溫想獨攬軍政大權,謀取皇位;殷浩想借北伐取勝樹立自己的權威,然而他剛愎自用,缺乏軍事才能,不善於用兵,第一次北伐損失慘重,&ot;遺黎殲盡,萬不餘一&ot;,元氣尚未恢復,又再度舉兵北伐。東晉是進攻的一方,&ot;千里饋糧,自古為難,況今轉運供繼,西輸許洛,北入黃河??&ot;所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不利因素。而北方領土遼闊,進退有很大 的餘地,相比之下,東晉所佔地域就此較狹小,&ot;以區區吳越經緯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ot;1。&ot;因循所長,以固大業&ot;2,這裡的&ot;因循所長&ot;,是指的東晉的地理環境,就是說東晉的地理環境仍有優勢,江淮是天然屏障,對守勢極為有利。
在&ot;內憂已深&ot;的情況下,想訴諸於武力,解決&ot;外不寧&ot;是很難實現的,誠然歷史上曾有過&ot;傾國以濟一時之功者,亦往往而有之&ot;。但這種情況是有前提的,它不僅在於&ot;獨運之明足以邁眾&ot;,而且&ot;暫勞之弊,終獲永逸者&ot;,現實與歷史上的&ot;傾國以濟一時之功者&ot;情況不同,豈能&ot;求之與今&ot;。3據此,王羲之認為只能採取權宜之計:&ot;暫廢虛遠之懷,以救倒懸之急&ot;。他提出&ot;保江&ot;(又稱&ot;保淮&ot;)的戰略計劃:以江淮流域為根據地,把徐州、商丘的兵力拉回來,這樣可集聚在安徽合肥、焦郡,江蘇廣陵、河南許昌的力量,等待時機發動進攻。&ot;保江&ot;策略源於王導的思想,那時很多人都不理解,認為這是置中原於度外,忘仇忍恥。事實證明,不審量彼我,盲目採取軍事行動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審量彼我就是要了解敵我雙方的客觀情況,&ot;知彼知己&ot;方能&ot;百戰不殆&ot;,這是許多軍事家都懂的道理。要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這必須對&ot;彼&ot;&ot;我&ot;作出實事求是的評估,只有審量準確,結論才可能正確無誤。人的認識正確了,戰爭的戰略才有可能正確。殷浩對王羲之的對敵我雙方的分析和建議置若罔聞,失敗是理所當然的。王羲之對北伐後果一語中的的分析預測顯示了他的正確思想。
王羲之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瞭解這一點的人並不多,研究得也不夠。明代洪應明在《容齋隨筆》中列舉了王羲之對北伐的真知的見後,不勝感慨他說,&ot;其識慮精深,如是其至,恨不見於用耳。而為書名所蓋,後世但以翰墨稱之??則一藝之工,為累大矣。&ot;洪應明的話是符合實際的。
1 《晉書&iddot;王羲之傳》。
2 《晉書&iddot;王羲之傳》。
3 《晉書&iddot;王羲之傳》。
第三章 哲學觀點
王羲之不是一個開宗列派的哲學家,他不像郭象、葛洪有系統的哲學思想和著作,他是一位藝術家,又是一位學者,有豐富的思想,鮮明的觀點,他雖沒有系統的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