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1/4 頁)
共濟谷內,吳有用看著手中一摞的各種紙張,心潮澎湃。
終於是弄出來了啊,加了料的漿料池分解的更快了,大大縮短了出紙的速度。
現在除了士卒和地裡的農民,所有的閒置勞動力都充入到各地的建設製造中了,可以說谷內的人都在忙。
手中的這些紙,有三種質量最好,試驗過後可以用來印刷。這三種紙都是用不同的樹木造出來的。
其他部分紙倒是可以書寫,不過質量也就那樣,可用來書寫綽綽有餘。
最後剩下的就是正兒八經的草紙了,就和前世的衛生紙差不多,不過更粗糙而已。
吳有用大手一揮,全力生產三種印刷紙張,先出書!
來到印刷場,看到簇新的印刷裝置,感嘆不愧是馬均,真的撿到寶了,這馬均對機械傳動真心是琢磨透了。
等匠人將印刷好的紙張一系列烘乾處理後遞給吳有用,看著上面的飛白體,狗蛋樂了,可以掙錢了吶。
讓張木全力盯著紙張製作,確保紙張源源不斷。
讓馬均全力盯住印刷,將蔡邕整理好的書加緊排版,先印出來裝訂好。
由於需要不停校驗,蔡邕這個歲數的人也不怕累的天天混在印刷現場。看著自己所寫的書一本本的印出來,蔡邕開心的嘴就沒合攏過。
先印蔡邕的,後印張仲景的。安排好印刷順序後,狗蛋就來到了玻璃窯場。
看著一溜排開的各種燒窯,吳有用就跟看到了一排排碼放整齊的錢一般。
吳有用先是由李土陪著來到制鏡場,要求負責人找來木工,將做出來的鏡子鑲上精緻的木框並雕刻花紋,小鏡子做帶框木把手,大鏡子做好帶支架的鏡框。
隨後又來到玻璃窯,看到一面面大小不一平面玻璃造出來,狗蛋猶豫了一下,讓李土去將馬均找來。
待馬均來後,吳有用描述了一下空心鐵管的樣子,不要求多精細,只要求可以用嘴吹不漏氣就行。
沒錯,他準備讓這些人練習吹玻璃器皿了,要練好這個沒有一年的反覆練習是做不出精品的,所以從現在就要培養。
給李土說明一下到時候鐵管做出來如何蘸玻璃料吹,同時讓他將玻璃窯的出料改一下,將一部分分流出來,不用通往平板的鐵板造平面玻璃,而是進入另一個槽裡用來吹玻璃器皿。
最後吳有用來到水泥窯,看著不同配比下燒出來的十幾種水泥,他準備測試一下效能。
先給各個配比的水泥編號。
然後吳有用讓人取來河沙,烘乾後進行篩選,取細沙。
讓婦孺孩童去河邊撿規定大小的小石子,洗淨曬乾備用。
等一切做好後已經是幾天後了,吳有用讓人選一平整地面,用木框分出來十幾個幾米見方的格子,也做好編號。
將水泥,細沙,小石子按1:2:3的比例充分混合攪拌,先取四分之三加水攪拌,稀糊狀後加剩餘的混合物,最後充分攪拌。
將十幾種水泥均按此方法處理後,按編號分別倒入對應木框中,用鐵片抹平。
待稍微變幹後,再往上鋪上稻草,不停灑水保持溼潤。接下來就是等待了,看那種水泥合適。
七日後,吳有用帶領還在谷內的眾人,包括工匠一起來檢驗水泥。
除去稻草的十幾塊水泥地面看起來除了顏色不一,都很平整。
狗蛋讓許褚和典韋拿著準備好的大鐵錘,一指那十幾塊水泥地面,砸!
倆人面面相覷,這麼平整的地面,這一錘下去不就破了?多可惜。
“砸吧,就是看看哪個好用,這只是試驗。”吳有用笑著說道。
兩個巨漢放下心來,挨個砸了起來。
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