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去留(第1/4 頁)
大槐樹村
寒冬臘月裡,夜間本該一片寧靜與清幽的小山村,卻熱鬧非凡。
遠處山峰被皚皚白雪覆蓋,高高聳立於天地之間。
偶爾有風吹過,樹枝上的積雪紛紛飄落,宛如又下了一場新雪。
樹林中,松濤陣陣,傳來陣陣林語。
那四季常青的松樹,在白雪的映襯下更加挺拔蒼翠,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生機。
就在村口那土坯牆處,又重新建了一座帶門的防禦牆。
更牢固,更高,更利於作戰,仿著城池的城牆建造的。
二狗子他爹,木匠活手藝不精細,可實用。
給村民們打的傢俱,能當傳家的寶貝,幾代人都能用。
這個門建的大小,眾人意見不一。
二狗子一臉嫌棄,“這麼窄,剛夠過人的,起碼要讓牛車過去吧?”
“人家城門那麼寬,咱這也太窄了。”
“寬了,破門更容易吧?”
“是啊,越窄是不是越能守住?”
“那咱拉糧食的車子怎麼辦?”
“車子倒好辦,放外面就是,糧食搬進來再裝車子。”
……
門的寬窄,跟破門難易有沒有關係呢?
多少有點,門窄,就算敵人攻破了門,他也只能一個人一個人往裡進,這就跟守關隘是一個道理。
他過來一個敵軍,你收拾一個。
門寬的話,一旦破門,那就呼啦啦進來的多。
爭了幾句,也沒個定論。
一夥年輕的認為敵人破門的機會不大,可以弄寬點。
謹慎的以年紀大點的老者則認為,還是窄點踏實。
寧願往壞了想,也不能存僥倖。
李大年也做不了主,年輕人就是想的簡單,以為跟著恩人練了幾天就牛逼了。
他們要想守住這牆,還得指著恩人啊。
可他明著暗著都問了,三爺每次都笑著無奈,說還沒定。
似是有什麼難處。
他能編的好話,都說了。
“村裡離縣城遠,真是敵兵都不願意過來,山路崎嶇不好走。”
“山裡真是個好地方,夏日裡,山上那果子掛滿樹,都不要錢的,還能摘了去城裡賣錢呢。”
“這地也肥沃,莊稼長的好,好好種地也餓不死。”
“想吃肉了,就去山上打獵,山上獵物多,打獵的人少,大樹他們爺仨每次進山都收穫頗豐……”
……
能想到的好話都說了。
恩人貌似是真有難處,不像是故意跟他過不去。
“行了,別吵吵了。老弟,你說呢,咱村裡人是真不懂。”
殷河抹了一把汗,臉被火光映著,顯得蒼老了不少,“我覺得門大門小,無所謂。”
……
村民們你看我,我看你,恩人這是啥意思呢?
都搖頭,真不知道啥意思。
殷家風雨中飄搖,過了今日沒明日的。
就這牆,攻破都是早晚的事,門大小真不是那麼重要。
李大年還是保守,“那就選小。”
粗話說的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小年輕們也不是非得爭個啥,那就小唄。
村裡人分了三夥,兩夥人在村頭幹活,日夜不停。
還有一夥人白日裡跟著恩人們進山幹活,這批人是恩人們自己挑的,都是村裡老實本分肯幹的。
在山裡幹啥,村裡人不問,他們也不說。
大家都有一個共識,想得到恩人們的庇護,那就少打聽。
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