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逛,他想親眼看一看普通蘇聯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娜塔莎猶豫了一下,卻也沒有反對。
主幹道上稍微好一些,再往外走,問題就比較多了,到處都是舉著牌子的蘇聯人,有些看上去像是年紀比較大的退休職工,有些則是情緒激動的年輕人。
只是娜塔莎說那些人都是持不同政見者,並沒有提到其他,而葉開和鍾離妤對於俄文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也不清楚娜塔莎所說的是否屬實。
不過葉開發現有些牌子上面,除了俄文之外,還畫著麵包和刀叉的圖案,心想這個無論如何,不可能跟持不同政見者扯上關係吧,難道蘇聯又出了一個“人民飯堂黨”不成?
事實上,在1991年,蘇聯的國內局勢更加日益朝著不利於戈爾巴喬夫的方向發展。
危機首先從立陶宛開始,在1990年3月的立陶宛最高蘇維埃選舉中,**的反對派取得勝利,隨後立陶宛宣佈脫離蘇聯。但是由於立陶宛政府在國內問題上出現了重大失誤,特別是大幅提高食品價格,引起大規模抗議活動,局勢進一步動盪。
1991年1月,在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的命令之下,蘇軍開進立陶宛首都維爾鈕斯,但這一事件成為了反對派攻擊戈爾巴喬夫和他周圍親信的藉口,並且民主反對派舉行了大規模示威遊行,並呼籲聯合國召開緊急會議。
最終戈爾巴喬夫作出讓步,立陶宛舉行全民公決,脫離蘇聯。
而波羅的海各國、烏克蘭相繼將蘇聯企業收歸自己所有,喬治亞和摩爾多瓦也不再服從莫斯科的領導,哈薩克對穀物外運實行封鎖政策,烏克蘭停止向聯盟經濟專案撥款。甚至還有人接二連三地提出建立葉尼塞共和國、西伯利亞共和國、遠東共和國的建議。
蘇聯人對戈爾巴喬夫的支援率從1990年初的60%下降到1991年初的10%,國內的罷工運動在不斷增多,以葉利欽為代表的俄羅斯民主派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援,在民主派的煽動之下,莫斯科在1991年2月4日出現了10萬人參加的反對戈爾巴喬夫和蘇共的示威遊行,其他地方的示威人數超過15萬人。
俄羅斯的某些報紙在自己的版面上登載了西方的諷刺漫畫:蘇聯的大型百貨商店商品一無所有,只在靠近牆角的貨架上擺著一個個頭矮小的戈爾巴喬夫,手中舉著一個標語牌,上面寫著一個單詞,“改革”。
葉開和鍾離妤走在大街上,雖然語言不通,卻也能夠感受到莫斯科的春天,遲遲未到。
“看那裡,是葉部長的新聞。”鍾離妤忽然指著路旁報攤上的一張報紙說道。
葉開看了過去,就見一張俄文報紙的封面上,赫然是葉子平的大幅肖像,旁邊兒還有一行黑體大字,赫然醒目。
“中國人來了!”娜塔莎向葉開解釋了那行字的意思。
正文 第八十二章 雙管齊下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的話,我真的無法相信,這個老牌兒的社會主義帝國,終於走到了盡頭。”葉子平說話的時候,神情有些複雜。
對於葉子平他們那一代人來說,強大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幾乎是一個不可戰勝的龐然大物,即便是在六十年代中蘇關係迅速惡化之後,大家對於曾經的老大哥蘇聯也是心存敬畏的。
這個橫跨亞歐大陸的社會主義帝國,唯一能夠同美帝國主義抗衡的龐然大物,隨時都威脅著中國的北方邊境。
儘管大家跟著太祖一起,罵他們“蘇修”,跟“美帝”相提並論,作為世界上兩大邪惡軸心來進行批判,但事實上很多人都清楚,在整個百十年代之前,蘇聯人的生活水平,遠比我們國內的情況要好得多。
葉子平也無法忘記當時的情況,當年太祖一聲“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