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第1/2 頁)
為給野戰司令員們說句公平活,這裡應當指出,最高統帥都代表常常就某一作戰行動徵求他們的意見,所以看來很自然的是,野戰司令員對總的計劃工作是有一定貢獻的。許多身居高位的人利用朱可夫兩次失意的機會,想把他的名字從蘇聯戰史中抹掉,只有明瞭這一點,才能充分了解朱可夫為什麼要挖苦葉廖緬科和其他一些人。朱可夫是在想方沒法重新取得他在蘇聯的一些最偉大的勝利中應有的位置。‐‐原書注
朱可夫寫道:
9月底,史達林又把我叫到莫斯科討論反攻計劃。這時,前去研究東南方面軍左翼各集團軍實施反攻的條件的華西列夫斯基,也回到了莫斯科。去見史達林以前,我和華百列夫斯基見了面,討論了他研究實施反攻的條件所得出的結論。
在同史達林會見時,最高統帥問朱可夫對戈爾多夫將軍的看法怎樣。朱可夫回答說,他在作戰方面是一個將才,可是他同他的司令部人員關係處不好。史達林說,在這種情況下。應當任命一個新的方面軍司令員。朱可夫提名羅科索夫斯基,華西列夫斯基也同意這個人選。當時還決定將所大林格勒方面軍改稱頓河方面軍,東南方面軍則改稱史達林格勒方面軍。
詳細討論了反攻計劃以後,史達林轉過臉來對朱可夫說;
為飛回前線去,要採取各種措施,更多地消耗和疲憊敵人。要再去看一看計劃規定的預備隊集中地域和西南方面軍及史達林格勒方面軍右翼出發地域,尤其在謝拉菲莫維奇和克列次卡亞地域。華西列夫斯基也要為了同樣目的再去一次東南方面軍的左翼,在那是研究計劃中規定的所有問題。
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到現場進行了研究之後,再次回到最高統帥部,他們的計劃隨即得到了批准。反攻計劃圖由他們兩人簽署,然後史達林在上面批了&ot;我批准實施&ot;,並簽上了他的名宇。史達林接著指示華西列夫斯基去徵求各方面軍司令員對於未來的戰役的意見,但要注意,不能洩漏這個嚴加保密的計劃。
9月28日,史達林格勒方面軍已更名為頓何方面軍。朱可夫奉命親自去給頓河方面軍軍事委員會闡明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某些方面。朱可夫的這次匯報是在史達林格勒以北的一個小山溝裡的掩蔽部中進行的,這裡是莫斯卡連科的指揮所。
朱可夫寫道:
我命令頓河方面軍絕不可減少對敵的積極行動,以免敵軍從頓河方面軍地段抽調兵力和兵器去攻擊史達林格勒。已經接管了方面軍指揮權的羅科索夫斯基1回答說,方面軍的兵力和兵器極少,因而我們在這裡也不會取得什麼重大戰果。當然,他的意見是對的,我也有同樣看法,但如果不積極幫助東南方面軍(這時已改稱史達林格勒方面軍),他們就不可能守住史達林格勒。
11968年,羅科索夫斯基談到了他被任命為頓河方面軍司令員的一些情況。朱可夫和羅科索夫斯基一起飛到史達林格功地域。朱可夫告訴戈爾多夫關於最高統帥任命羅科索夫還基來代替他的決定。過一會兒,羅科索夫斯基找朱可夫說:&ot;我要求你給我機會來指揮,全面地親自指揮我的部隊,這就是說,讓我根據戰鬥的實際發展,來執行最高統帥部分配的各項任務。&ot;
&ot;簡單地說,你的意思是說我現在在這裡無事可做了嗎!&ot;朱可夫問道。
羅科索夫斯基微笑著點點頭,於是朱可夫便說:&ot;我今天就飛回莫斯科。&ot;
羅科索夫斯基對朱可夫表示了敬意,說:&ot;朱可夫和我是老戰友了。我們曾經肩並肩地一起經受了這場戰爭中的許多嚴峻考驗。&ot;見《文學報》,1968年1月31日,第1頁-第2頁。‐‐原書注
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