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外交手段(下)(第1/3 頁)
禰衡乃是一介狂士,最愛抨擊時政,特別熱衷對抗權貴!他與孔融本就是忘年交,他長時間居住在北方,但是一直居住在冀州境內的平原郡。二人一直有書信來往,孔融多年前就同禰衡建立了友誼和相互信任。孔融激賞其才性,稱讚他“淑質貞亮,英才卓礫”,多次向漢獻帝和曹操舉薦。
可是不早不晚,禰衡來到許昌尋求出仕,可是孔融已經被關押在大牢之中,將來生死未卜。
面對禰衡,留守許昌的荀彧和曹丕只能暫時安撫,委以“客卿”的身份,待曹操攻打荊州歸來之後再做安排。
可是禰衡哪裡能忍得住?他的性格自然是為孔融打抱不平!當上客卿之後,便一口氣寫了七篇賦,歌頌孔融之德行,抨擊曹操之專權犯上!
荀彧和曹丕都十分頭疼,發現禰衡經常在大冬天的赤膊上陣,來在許昌京兆尹鳴鼓喊冤。
京兆尹礙於他的名氣和身份只得讓他喊冤,禰衡則依舊把凍得發紅的身軀暴露在外,之後依舊擊鼓。他如此做引來許昌無數人來圍觀!因此孔融下獄,曹操專權犯上,的事情進一步發酵!就連老百姓茶餘飯後談論的事情都是這些個話題。
恰好曹操攻伐荊州受阻,作戰時間加長,而荀彧募集糧草遲遲未到,曹操又放心不下許昌之局面,因此特意親自回到許昌督糧,畢竟糧草比打仗更重要,只留下徐庶、張遼等將領繼續在荊州作戰。
曹操在許褚的保護下回到許昌,一回到丞相府邸,曹丕和荀彧就來彙報工作。
曹操關注的重心自然是糧草之事,荀彧只募集了曹操所需的七八成,曹操心中十分不悅,但他也知道並非荀彧無能,而是這兩年總是吃敗仗,糧草耗費巨大,而徵兵帶來的反作用也在反噬自己,導致農耕勞動力不足,進一步降低糧草的產出。
他給荀彧下了死命令後,心情越發的煩躁,曹丕和荀彧對視一眼,都在犯愁如何把禰衡與孔融之事告知曹操。
曹操見二人面色有難,便要二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這次回來只有三天時間,有需要做抉擇的事務速速上奏!
於是曹丕便苦著臉把事情告訴了曹操。
曹操本來荊州之戰受阻就心情糟糕,又聽了禰衡的事情,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他聽聞給了禰衡客卿的官職和待遇,算是白白養著他,竟然此人還要反對自己,處處揭自己傷疤。曹操認為此人是喂不熟的白眼狼,當即準備下令把此人貶職,並且杖責四十趕出許昌!
荀彧聞言當即勸阻,他說如今許昌輿論和政局不穩,表面上是文壇之爭,而卻有很多人為操縱的痕跡,他希望進一步調查,在調查出結果之前,曹操不可輕舉妄動。狂士禰衡和高士孔融都不能殺,殺了之後曹操的口碑和民心都會大損!待自己查出幕後黑手,將這股勢力消滅後,自然輿論和文壇,乃至政局都會穩固。
除此以外,荀彧強烈建議,恢復漢獻帝的諸多權力,曹操自己也降低許多的特權,例如入朝之時依舊對皇帝行跪拜大禮,讓漢獻帝獲得一些批奏的權力,並把宮中的眼線撤掉大半,政事多與漢獻帝溝通。
荀彧認為不論是孔融還是禰衡,乃至袁尚豢養的文客的口誅筆伐,都是劍指曹操對漢獻帝的大不敬,專權犯上!此時曹操需要作出調整,哪怕做樣子也要裝出一副忠於漢獻帝,尊重漢獻帝的模樣來。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防止被袁尚和他的文客一直揪住這些點不斷的攻訐!
荀彧的身份和本心,瞭解三國原史的人都清楚,實際上是漢臣和忠於漢室的。曹操後期展露了讓子嗣繼承自己大業並且有替代之心後,荀彧就徹底夢醒了,認清曹操並非漢臣而是有了代漢之心。尤其是在曹植擅闖司馬門之後,曹操越發僭越皇權,對漢獻帝完全失去起碼的尊重了。荀彧因此對曹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