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1/2 頁)
楊蘭很喜歡這個布偶熱水袋,季嬋索性再做一個給她,這次還用的粉色布料,看起來粉粉嫩嫩的更適合小女孩。
儘管出了太陽,溫度卻沒有升高多少,圖書閣不能燒壁爐,所以比家裡還要冷了許多,季嬋和楊蘭窩在小隔間裡,小孩抱著布偶習字,她則是縫著那個粉色的兔子。
仔細想來,接手圖書閣是她做過最為明智的事情,沒有之一。她還記得自己當初剛到楊家的那些日子,頓頓只喝能照出臉來的粥水,現在呢,不僅三餐乾飯,晚上夜宵,累了還有小點心;身上穿的是粗棉布做的衣裙,簪花都是人家順手送的,如今卻是兔皮靴子,厚棉斗篷,粉色的絹花也變成了玉雕的簪子,生活的標準質一樣的飛躍。
書籍的利潤或許在現代不顯,在古代卻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的。書本的製作過程被簡化了,質量卻提升了,成本降低了之後價格雖然有一點隨之波動,但是該賺的一點都沒少,畢竟它的附加值在那兒,人們買書,為的是它所記載的內容,所以價格再高,為了未來能夠加官進爵的學子也會咬咬牙買下,何況書價並不高,這些求學若渴的知識分子更捨得花這筆錢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圖書閣雖然不至於說趕超其他大書坊,卻也是日進鬥金。
然而其他的書坊也不會坐等不管,任由圖書閣發展起來,或許再過不久,察覺到線裝書好處的書商會像是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他們肯定也會開始仿製線裝書,而且由於書坊的規模大繼而壓圖書閣一頭,所以季嬋如果想要繼續發展下去,死守線裝書顯然是不行的。她放下兔子,開始思考現代圖書和古代有什麼不同,除了改進紙張的製作方法外她還有什麼可以做的。
如果要說唐以後的文學體裁有發生什麼變化的話,那大概就是現代人都耳熟能詳的了,宋詞元曲,還有明清的小說,都是和唐詩截然不同的,季嬋的眼前一亮,瞬間鎖定了小說。現代的小說發展是很迅猛的,它不僅不再是以紙質書籍來傳播,甚至是靠網路和手機閱讀,很多人都沉浸在作者構思的故事裡,彷彿裡面有一個異世界。
或許報紙和雜誌還有些脫離這個朝代,但是小說就明顯很適宜,季嬋大致規劃了一下,決定去請幾個落魄的書生,這些人有一定的文學基礎,而且懷揣著幻想,稍微引導一下,或許能夠編造出好幾個不錯的故事,讀書人固然有一點清高傲氣,但是在金錢利益面前,想來總會有幾個願意的。
畢竟人活著,哪裡還不需要五斗米的?
李嬋從楊蘭的本子裡抽出一張紙來,開始細心勾勒著每一個故事的大概。官場黑暗?不能寫,這可不是後世那個開放的時代,再者就算是後世也會有所限制;香艷小說?唔,不行,還是不能寫,她可是人民教師,寫這些像什麼話。季嬋想了想,還是決定啃老本,把後面幾個朝代的名著搬過來,稍微結合唐朝背景,把該忌諱的東西的改一改,想來會得到不錯的反響,或者找幾個西方的勵志故事,比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鋼鐵是怎麼煉成的》這一類,同樣修一修也能用。
思及此處,季嬋開始奮筆疾書,準備把腦海里還記得的搜刮乾淨。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突兀的傳來&ldo;噠噠&rdo;的馬蹄聲,季嬋放下筆,起身走出隔間,會在圖書閣門前停馬車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李高明,其餘的人都會寄放在車馬行,而這人寧願找僕人照料也不願意放在別的地方,所以好識別的很。果不其然,她剛出了隔間,就看見李高明牽著兩個小孩進了門,後面還跟著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姑娘,估計是女婢。
&ldo;季娘子,打擾了。&rdo;李承乾歉意的笑了笑,道,&ldo;雉奴吵著要來這裡,某也只能……&rdo;
季嬋眉一挑,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