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另一種形式的鯨落(1)(第2/7 頁)
當初在青島受到茄子姑娘那一番話的啟發,楊默在把大華公司落戶到德州後,便一直有意無意地嘗試著逐漸與北邊的冀省和西邊的豫省形成一個具有多重連結價值的產業帶,因此在過去的一年裡,各種投資和專案的分配,都帶有明顯的地域傾向性。
漢子雖然並不知道大華公司這邊有什麼打算,但最近的一年時間裡,在德州地頭上活躍著的豫省人和冀省人卻著實不少,因此聽到對方是來自豫省濮陽的,倒也不覺得奇怪。
只不過與跟德州直接接壤的冀省不同,豫省和德州之間畢竟還隔著個聊城、泰安;受限於時代特性,德州這邊的人雖然嘴巴上從來都把“中原三省”連在一起說,但實際上對於自己不熟悉的外省地區,還是抱有一定的防備心態的。
見到漢子哦了一聲後就沒了下文,中年人頓時有些急。
他主動跟漢子搭話,倒也並不完全是因為排隊時間太長感到無聊,更多的卻是因為作為一群外省人,僅僅只是在三個月前隔了好幾層跟大華公司建立了一定業務關係的他們,並沒有足夠的信心從招商公司這邊拿到專案,出於國人的習慣,他總是希望能從一些本地人身上打聽到更多的有用資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只不過很可惜,與印象中的“好客齊魯”不同,德州這邊的人普遍更加沉默寡言,也更加謹慎。
他在之前已經搭話過好幾撥本地人了,雖然對方並不抗拒搭話,也對他外省人的身份也並不排斥,但一聽到他所在的鄉鎮企業並不是村集體公有,與大華公司下面的那些衛星公司也並不是直接合作的關係,紛紛都閉上了嘴巴,然後一句有用的資訊都套不出來。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個看上去沒那麼悶騷,嘴巴也沒那麼嚴的本地人,中年人如何願意就此放棄?
當下想了想,哈哈一笑,然後熱情地遞了一根黃金葉過去:“老哥,你們寧津的健身器材最近這半年來,搞的可是風風火火啊……聽老哥您的口音也稍稍帶點滄州的口音,怎麼,老哥您也是做這一行的?”
一年前還只是個莊稼人的漢子畢竟歷練尚淺,骨子裡的那股憨厚尚未完全褪去的他,見到對方又是笑臉又是遞煙的,頓時不好意思了起來,有些扭捏地接過那支黃金葉,輕輕點了點頭:“沒錯,俺們村現在就是跟滄州那邊合起夥來做健身器材的……咋滴,你們也知道咧?”
中年人見到漢子接了自己的茬,頓時大喜,然後毫不吝嗇地豎起了大拇指:“寧津的健身器材如今可是大大有名,這才一年不到的時間,就一整船一整船地出口到國外,價格賣的賊貴不說,聽說還非常搶手,著實是給俺們華夏人爭了口氣……誰說咱們華夏就只能出口點衣服和水果蔬菜的!?”
漢子被這麼一誇,頓時整個人都不好意思了起來,害羞地摸了摸自己的腦袋:“二哥您說的我都害臊了,哪有你說的那麼好?那玩意其實也不難做,畢竟俺們寧津那邊一直都以鐵匠出名,又有大華公司的老師們手把手的教,這要是按照圖紙再做不好,那咱也沒這個臉說自己是寧津人了。”
說完,漢子咧著嘴糾正了一下中年人的錯誤:“還有,那些健身器材能順利出口到國外可不全都是俺們寧津的功勞,沒有滄州那邊上百個村子給我們提供好鋼和一些特殊加工的配件,我們手藝再好,也做不出來那麼多種稀奇古怪的健身器材。”
雖然沒把功勞全部攬在自己身上,但對於中年人說的“價格賊貴”、“給華夏長臉”的說辭,卻沒有反對。
就如同這個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和配件絕大部分都是人工搓出來的一樣,雖然此時的華夏並沒有進入工業30時代,寧津那邊攬下這些活計的上百個村子也並沒有什麼所謂的先進生產組裝線,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憑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