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第1/2 頁)
單純從利益考慮這門親事沈家必然要退讓,問題是沈書嫻不想退讓,她沒那麼稀罕鳳冠霞帔,真嫁了這麼個人渣,她一輩子陪進去,在她眼裡比那些銀子要緊多了。當然,婚姻之事也不是她自己能說了算,至少要爭取一下。
沈書嫻一臉委屈的道:「嫂子說的固然有理,但想那傅守信,現在還花著沈家的錢就如此放肆,正妻沒娶,先納了房妾室,拿著沈家的錢納姨娘,又是打首飾又是裁新衣,哪裡有把我,把沈家放在眼裡。
別說對沈家感恩,就是稍微顧一下自己的體面,也不會如此行事。我看這個功名是把傅守信的心撐大了,現在打心裡還瞧不起我這樣的商家女。嫁過去之後,別說夫妻相敬如賓,壓根看不起來我,我何苦自己貼上去惹人眼。」
江氏聽得砸砸嘴,話是這個理,不過跟傅守信的婚事確實是沈書嫻自己主動貼上去的,當年沈書君也曾經勸過沈書嫻,傅守信能不能讀出來是個問題,讀出來之後會不會又是問題,變數太大,是沈書嫻執意才成的這門親事。
現在變數來了,銀子也花了,沈書嫻又鬧著不同意了,此事十分難辦。江氏雖然是嫂子,也不敢十做當小姑子的主,一切還要看沈書君。便道:「既然姑娘心裡己有主意,這幾日大爺就要回來了,只跟大爺商議吧。」
「讓嫂嫂操心了。」沈書嫻說著。
一連幾天沈書嫻都悶在屋裡,連江氏那裡學習管家理事都不去了,理由都是現成的,心情鬱悶。江氏自己也是焦頭爛額,按沈書君信上寫的,這幾日就要回來了,結果一直不見他回來。這回沈書信上京,其實就是幫著傅長守進京打點的,按理說傅守信納姨娘的事他該知道,以沈書信對於沈書嫻的疼愛程度,斷然不會允許,結果沈書君信上只說一切都好,隻字未提。
江氏最希望是沈大太太造謠,壓根就沒這回事,所以沈書信不知道。卻也知道這只是個妄想,沈大太太雖然恨死了他們這房,但這事說的有鼻子有眼。再者江氏去過傅家了,傅家二老話說的吱唔,一副愧疚的模樣,這事肯定是真的。
沈書君既然跟傅守信在一起,那這麼重要的事為什麼會不知道。沈書君在京中忙碌什麼?或者他只是身邊管事留下打點,他人去哪裡了?江氏滿心的疑惑,卻也不好多問,問多了又怕沈書信煩。這幾年忙著震興家業,沈書君的脾氣也漸長,妾室也多了,她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夫妻之間無秘密。
有時候讓江氏想想,她情願沈書君沒有發跡,家裡日子雖然過的艱辛些,沒這些妾室,夫妻之間還是恩恩愛愛的。
「姑娘莫要難過,男人哪個不是三房四房的,既然劉氏己經進門當妾,以後姑娘進門那就是妻,生生壓了她一頭。那個劉氏我以前是見過的,今年大概有二十五了,樣貌也就那樣,姑娘容貌勝她千百倍,不過仗著跟傅大爺從小一起長大的情份。」林姨娘在旁勸著沈書嫻,沒進門的時候林姨娘就知道沈書君極疼這個妹妹,母子三人一同被趕出來的,那時候沈書嫻年幼吃了許多苦,母親安氏又早早去了,沈書君對這個妹妹幾乎是百依百順。
進門之後,林姨娘就十分注意跟沈書嫻打好關係,沈書嫻對她則是淡淡的,不好也不壞。林姨娘越發努力巴結沈書嫻,主母江氏不是和善好相處的,她自己也沒能生下兒子,就是生下來了,要是後宅裡沒點地位,只怕孩子也會被江氏抱走養。
「越是從小一起的情份越是拆不斷,等哥哥回來,我定要退了這門親事。」沈書嫻再次堅定的說著,這幾日不管是江氏過來,還是林姨娘或者吳姨娘過來,意思都很明顯,婚約還要繼續,傅守信就是人渣也得嫁過去,為的是功名和身份。
沈書嫻想的則是堅定要的退婚,這種人品為負數的貨,堅決不能嫁。雖然大珠的女子也能二嫁,但二嫁就要打nn折,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