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1/2 頁)
「好,那麼請你描述一下國外油畫修復的發展歷程。」
「油畫修復最早可追溯到14世紀甚至更早,但當時人們對於修複方法和修復材料的認識都相當有限。直到20世紀初期,還有很多較大的博物館依然使用普通的水和肥皂來清潔油畫,或是將油畫浸入亞麻油中清洗畫面,這些實驗性質的修復都對畫作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修復人員開始藉助一系列檢測裝置,來對構成油畫材料的物質和化學結構進行深入分析,並發明創造出一些專門用於油畫修復的裝置和工具。科技的發展解決了油畫修復中的技術問題。但是修復應該秉持怎樣的標準與尺度等理念問題,則主要依賴於1963年現代科學修復基礎理論奠基人切薩萊?布蘭迪的著作《修復理論》,現今全球公x認的修復三原則——可逆性、相容性、可辨識性皆出自布蘭迪的著作,且一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修復憲章和檔案都將其作為重點理論參考。」
「這位同學回答得非常好,請坐下。」紀瑜安點了點頭,又繼續對下面提問。「大家為什麼選擇學習文物修復專業呢?」
底下學生們安靜了一會兒,開始七嘴八舌回答。
「讓文物有一天得以重見天日。」
「便於現在的人研究歷史,瞭解過去。」
「保護文物,讓後世也能目睹它的美。」
紀瑜安等大家都討論完了,才開口:「大家說的都沒錯。修復在拉丁語中,原意是尋找,指尋找原來的一部分,即恢復歷史的功能性。面對文物時,我們必須要思考它要傳達給未來的意義,只有這樣,我們在進行修復這一行為時,才會對文物的原始意思進行再認識,即透過它的美學價值和歷史價值尋找它缺失的原樣。文物修複種類繁多,大家很快也涉及到方向的選擇,希望大家到下學期都能好好思考清楚,未來才能對症下藥,幫助你的文物患者。」
「紀老師,你是因為喜歡才堅持嗎?」
紀瑜安聞言,沒有一絲遲疑。
「是的,我希望大家是秉熱愛之心而來,才能坐得住這板凳。相信大家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已經發現這個專業沒有看上去那麼好玩,很多時候一坐就是一天一週一月一年,修復程序可能都不及十分之一。學修復,除了學技術,也是修心、靜心和悟心的過程,這個你們往後慢慢體會。下面,我來給你們講講我選擇這個專業的故事,然後就是提問環節。」
紀瑜安給底下的學生講述著自己外公以前參與修復工作的故事,她喜歡並從事這個行業受她外公的影響頗深。而第二個人就是她上了大學後,影響她的人就是她的師父。她把她的故事拆分為好幾個階段,底下的同學們都聽得入迷。
到提問環節時,燕教授提醒著大家:「你們別看紀老師相當年輕,她不僅是壁畫修復的能人,古畫修復也是非常厲害的。你們有問題趕緊問,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大家生怕自己的疑問沒有辦法被解答,立刻一個個舉著手等待著紀瑜安喊自己提問。話筒被傳向每個人,幾乎每個人都有疑問且都得到了紀瑜安的回覆。
「同學們,你們還年輕,還有無限的機會和選擇,可以決定自己真正的方向。但請記住一點,無論最終選擇的哪一條道路,都請大家義無反顧地走下去。那些文物需要你們,需要你們帶著嶄新的想法幫助它們。請你們不要後悔自己選擇的這個專業,因為未來終有一天,你們會發現,這個職業帶給你們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大家紛紛點頭,好像對這個專業都有了自己重新的認識和思考。
紀瑜安餘光瞥到,小禮堂深色的窗戶外,有一道身影筆直地站在那裡,那抹灰色的大衣撞進她的眼裡。
她有些失神,對上那雙滿是笑意的雙眼。她的視線下移,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