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2/2 頁)
這場戰爭並不是德國武裝部隊發動的,正如敵國的陸軍和海軍也沒有發動戰爭一樣,這是我們知道的。這場戰爭乃是政治家們的行動所造成的後果。我們也同樣很清楚,在這方面完全談不上德皇是這場戰爭的發動者。而現在,照威爾遜的要求,要廢除德國的君主政體。在我們看來,這是由於對德國情況的不正確判斷和出自一種傲慢的道德精神所造成的一個政治錯誤。
為此,我們不同意威爾遜提出的廢除德國君主政體的要求。這在那時看來是理所當然的,就是今天,正如對每件往事都應歷史地觀察那樣,也須從當時的時代出發予以闡明和理解。幾個世紀以來,德意志各邦一直都是君主統治,其政體自然也是君主政體。唯一的例外是漢薩同盟1城市。但在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時,漢薩同盟這個新的邦國在憲法中又重新規定它的政體為君主政體:普魯士的國王,也即德國最大的一個邦國的君主,同時又是德國皇帝。
1公元十三到十七世紀,以德意志北部諸城市為主的北歐城市組成的商業、政治同盟。‐‐譯者。
武裝部隊各部原是德意志各邦國的組成部分,1871年起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組成部分。武裝部隊成員沒有選舉權,就是說,他們對於受他們保護的人民選擇什麼樣的政體不施加任何影響。各邦國的君主,權位最高的德皇,是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因此,武裝部隊當然就有君主制的思想,而這種思想也是建立在武裝部隊的數百年來古老傳統的基礎之上的:早期軍官的全部以及後期軍官中相當大一部分人都出身於德國貴族,他們頭腦裡有君主制思想,這是不言而喻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