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總算送走(第1/2 頁)
沈安寧出門的時候還聽到屋裡的兩個女孩在說真的假的,她不會騙我們吧。
奸詐地笑了笑,沈安寧深藏功與名。
出了知青點的大門,看到幾個嬸子抱著沈梓希站在不遠處的大樹下,沈安寧笑了笑,走上前去,“嬸子們。”
幾個嬸子都心有餘悸,看著沈安寧小心地問道:“哎哎,安寧啊,那個這兩大學生娃娃沒啥事兒吧,也太能鬧騰了。”
“沒啥事兒,就是皮外傷,上了藥了,我說了讓她們這兩天儘量不要流汗幹活不要曬太陽,估計能消停幾天了。”
耿為佳幾個人聽了,都鬆了一口氣,村裡都是靠地吃飯的人,又不像城裡人有工作有供應,只一天她們就知道這幫打著專家名頭的大學生壓根就是一把刷子也沒有。
“哎,只要她們不鬧騰就行,咱們和村裡人說一聲,這幾天累點苦點,把這活快點幹完,到時候再把這幾個好好送走,真的是再也別來了。”
沈安寧聽了這話,笑的不行,她印象中在七四年東北這邊是有關於種植的方法改革推進,但時間久遠,她也記不太清了,不然還能幫上村裡的忙。
在村長和支書兩個老頭的懷柔政策下,每天安排村裡人把幾個大學生伺候地舒舒服服的,反正飯菜也沒多好,就是野菜黑麵餅子,大碴子雜糧粥,村裡一人省一口也足夠了。
劉倩幾個人就沒再折騰,安生了好幾天。
就在望土村村民熱火朝天地幹了三天後,大家才知道隔壁耿家屯來的幾個大學生是真正教技術的。
這要源於沈安寧晚上去看爺爺奶奶,她和往常一樣,一星期抽一個晚上帶著弟弟妹妹和小侄女去爺爺奶奶那裡。
沈爺爺一邊吃著沈安寧帶來的熱乎飯菜一邊說起村裡這兩天種地的事情。
聽爺爺說起耿家屯現在在推行的以小麥為主要前茬的間套複種技術,沈安寧有些驚訝。
問道:“爺爺,這技術是來村裡支農的大學生教的嗎?”
“是啊,這次大虎公社來的這批大學生質量還是不錯的,他們私下裡和我們幾個老頭聊天時候說的,他們是省農大的,學的專業就是農學,有個男孩子叫王春軍的,就是農民出身,學校裡有那種試驗田,這是他以前在學校就實驗過的,收成比單一的種植產量要高不少呢。”
沈安寧聽了,有些瞭然,“原來是這樣,這幾天忙著春耕,估計兩個村的村長支書也沒碰頭交流交流,望土村來的幾個大學生啥也不懂,就是混日子的,爺爺你明天找個機會和耿爺爺說一聲,不然今年秋收兩個村收成差距過大的話,只怕兩個村的村裡人關係不好處。”
沈奶奶一聽就知道自家孫女的意思了,“放心吧,安寧啊,明天一大早就讓你爺爺去說,趁著這兩天剛開始,影響還不大。”
果不其然。
第二天中午,大家下工的時候,邊上的素芬嬸子來河邊洗東西,看到沈安寧就說起上午耕種時候來的幾個大學生。
“安寧,你沒去不知道今天上午來指導咱們得那幾個大學生可是有真本事的,教的那個什麼技術,聽說他們在地裡都做過實驗的,有效果才來教給我們這個技術的。”
“是嗎?那可真是不錯,咱們村裡本來的這幾個大學生沒說啥吧。”
“她們能說啥呀,啥也不會,都白吃白喝好幾天了,反正有村長和支書在,掀不起大浪。”
因為大學生只是來支農的,所以在教完種植技術之後,也就陸續回去了,前後差不多一個星期多點,耿家屯的王春軍一行人走的時候,村裡還給準備了糧食和一些曬乾的乾貨,比較諷刺的是,劉倩和徐佳佳幾個人走的時候,望土村的村民該幹啥幹啥,送都沒有去送的,都是一起離開的,去縣裡的路上,劉倩幾個人看到王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