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李建成的祭日(第1/2 頁)
李承道在歐洲進行著轟轟烈烈的統一大業,掀起滔天巨浪。
但是這戰爭的波瀾卻沒有半點傳到大唐。
要知道大唐與歐洲不但遙隔萬里,中間可還隔著天竺、波斯、西域諸國。
大唐,長安。
長安乃大唐國都,天下第一雄城,同時也是整個大唐最為繁華的都城。
十年之前,在那一場大唐百姓們都諱莫如深的玄武門事變後,高祖李淵主動禪位,退居深宮成為太皇。
而秦王李世民則登基稱帝,成為大唐天子。
新帝確實有著身為明君的卓越才能。
李世民登基後,定年號為貞觀,開始勵精圖治,讓整個大唐都煥發了勃勃生機。
兵力強盛、經濟繁榮、萬國來朝,大唐的一切都呈現著欣欣向的繁榮景象。
但是這繁榮背後的血腥,
卻無人敢提。
.........
立政殿。
今日李世民在長孫無垢的宮中用午膳,李治也在這裡。
因為李治才不過十歲,而他的兩個哥哥都已經年過十六,有自己的府邸了,所以他還需要跟母后一起居住。
一家人其樂融融,是少有的皇家溫馨。
用完膳之後,宮女送熱巾為李世民淨手。
“陛下今天為何這麼高興?”
長孫無垢將毛巾接過,又遞一杯清茶,然後有些好奇地問道。
李世民飲了口茶水,笑道:“你有所不知,困擾了朕一個月的江南水患問題解決了,朕怎能不高興?”
“朕可是一個多月沒睡好覺了。”
身為一國之君,要操心和煩惱的事情有很多。
李世民更是以明君的標準來標榜自己,因此對於國務盡心盡力。
“原來如此,難怪陛下今天胃口比平日好,飯都多用了一碗。”
長孫無垢笑盈盈地說道。
這時候坐在一旁的李治小嘴一撅,不滿抱怨道:“父皇整日忙著國事,許久都沒陪我了,一點都不在乎我。”
要是其他皇子公主這麼說,李世民肯定要斥罵其不懂事,但是李治卻不同。
李治是他最疼愛的幼子,怎是尋常子女可比?
將李治抱到懷裡,李世民和顏悅色道:
“父皇怎麼會不在乎雉奴呢?但身為一國之君,天下萬民都需要父皇來操心,雉奴你要理解父皇啊。”
“等父皇有空了,陪你去宮外放紙鳶好不好?”
說著還摸了摸李治的頭,寵溺至極。
然而李治卻不依不饒,說道:“父皇你在乎我,那你說個月答應我的事情還記得嗎?”
“呃......”
李世民臉色頓時一滯,不知道如何作答。
李治見狀委屈巴巴地說道:“個月您答應和我一起放一次大煙火,您這都忘了......”
李世民這才恍然記起,然後連忙補救道:“是父皇忘記了,那過兩日就陪你放好不好?”
“不要!我就要今日放,放最大最好看的煙火!”
李治耍起了小性子。
然而他的話音落下,一旁的長孫無垢的臉色卻一下子嚴肅了起來,呵斥道:“雉奴,住口!”
長孫無垢很少有如此嚴厲的語氣,頓時將李治嚇了一大跳。
他抬起頭,愣愣地看著自己的母后。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不解道:“放煙火便放煙火,觀音婢你如此訓斥雉奴做什麼?”
長孫無垢輕輕嘆息一聲,壓低聲音道:“陛下你忘了,今日是隱太子與刺王的......忌日。”
此言一出,整個立政殿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