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第1/3 頁)
洪述祖之所以建議唐紹儀不要就任,背後實與趙鳳昌之秘密運動有關。在清廷任命唐紹儀繼任郵傳部大臣次日,即九月初六日(10月27日),趙鳳昌即向唐紹儀發出如下密電:
大事計旦夕即定,公宜緩到任。如到任,宮廷聞警遷避時,公須對付各使,杜其狡謀,以報將來中國,同深叩禱。昌。(初六午發)[112]
所謂&ldo;大事&rdo;,當指起義推倒清廷事,或指南北議和事;&ldo;緩到任&rdo;,是指要唐緩任清廷郵傳部大臣;&ldo;將來中國&rdo;則指推倒清廷後之中國。十月初一日(11月21日),洪述祖密函趙鳳昌:
草擬清帝&ldo;退位詔稿&rdo;在洪述祖看來是極具紀念意義的事情,為此,他將當時所用硯臺命名曰&ldo;共和硯&rdo;,請人以篆書刻硯上,落款雲:&ldo;壬子十月觀川居士屬陶心如篆並刻。&rdo;&ldo;觀川居士&rdo;即洪述祖,陶心如指書畫家陶洙。又在硯背左側刻以隸書雲:&ldo;辛亥九月,硯得,主共和詔書起於此,勒銘左側志忘。中華男子洪述祖。&rdo;[119]可見洪述祖極以此事為榮耀。
宣統三年十月十九日(1911年12月9日),唐紹儀作為北方議和全權代表,自北京出發南下,在漢口停留約一週後到上海,與民軍代表伍廷芳等議和。張國淦作為參與和談的湖北代表,與唐紹儀等同行到滬。關於雙方談判情形,張國淦有如下一段記述:
伍、唐同鄉老友,共和主張,又同在一條路線。有趙鳳昌者,曾在張文襄幕,與伍、唐俱舊識,有策略,此次革命,活動甚力。趙住上海南洋路,伍、唐遂假其寓所,每夜同往聚談。在議場時,板起面孔,十足官話,及到趙處,即共同研究如何對付北方,以達到目的。趙參與密議,且在滬久,革命黨人及江浙知名人士,尤其張、湯等,皆能聯絡。據魏宸組告餘:&ldo;所有和議中主張及致北方電,俱是夜間在趙寓雙方商洽,精衛(汪兆銘)與本人常到彼處,皙子(楊度)則未參加,而袁內閣與唐,亦先有秘密私電往還,均從促成共和著手&rdo;云云。[120]
此段記述沒有提及洪述祖,但據《亞細亞日報》載:&ldo;唐紹儀以和議至滬,洪以舊識,日造唐之門獻策,唐頗採納。&rdo;[121]與趙鳳昌、洪述祖均極為熟識的劉厚生在《張謇傳記》裡亦寫道:&ldo;唐紹儀在上海議和時,趙鳳昌參與機密,述祖常至鳳昌家中,效奔走之勞。&rdo;[122]可知洪述祖亦南下參與了和談。之前洪便參與趙、唐之間的秘密聯絡,此時又參與和談,亦是可以想見之事。
南北議和結束,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唐紹儀任國務總理,向內務總長趙秉鈞推薦洪述祖任秘書。而據洪述祖1917年在上海租界會審公廨所供,他1912年&ldo;上半載在前總統袁世凱處為隨員,下半年在內務部為秘書&rdo;。[123]又供稱:&ldo;內務部共有秘書官四人,職任並無大小,同於是年六月十四日接到命令,其時我尚兼充總統府內務部顧問。&rdo;[124]1918年接受京師高等審判廳訊問時,洪述祖再次提到,他從南方回到北京後,系經袁總統介紹,令其為內務部秘書,並委為總統府顧問。[125]總統府聘請顧問都是有記載的,但從目前所見資料看,尚未發現聘請洪述祖為總統府顧問的可靠記載。因此,洪述祖所謂袁世凱委其為總統府顧問,很可能並非正式委任,而是其憑藉私人關係常為袁世凱出謀劃策,而這恰恰反映了袁、洪關係非同一般。1913年2月,洪述祖&ldo;蒙大總統特予三等嘉禾章,為各部秘書中之最著特色者&rdo;,&ldo;誠以洪勞苦功高,獨著勳績,非其他各部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