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第4/5 頁)
站在城樓高處,凝望著遠方張鼎的虎賁騎兵。他身著官袍,神色平靜,雙手負在背後,似乎在思索著什麼。韓立的眼眸深邃如秋水,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眉頭偶爾微蹙,顯然在心中對當前局勢做著精確的衡量與判斷。他出身於潁川韓氏,聰慧非凡,早在十日之前,他便憑藉著紮實的情報網,得知了趙國北部流民的動向,並作出了果斷的決策。
此時的韓立,面容平和,宛如一池靜水,但心中卻已是波瀾翻湧。他不禁嘆了口氣,輕聲自語道:“趙國雖有流民湧動,然北地未必全然失守,邯鄲尚存,趙王劉赦未必束手就擒。”他的語氣淡然而堅決,彷彿在對自己進行著某種暗示,提醒自己莫要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韓立明白,趙國的命運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改變,尤為重要的是趙王劉赦的堅守。若劉赦仍在邯鄲,那趙國便尚有一線生機。
韓立的心情微微沉靜,他轉身吩咐身旁的幕僚:“傳令下去,繼續派探子打探趙國北部情況,務必獲得更詳盡的資訊。即便流民如潮,邯鄲若穩,趙國尚有一線生機,不可輕言放棄。”他的語氣中,隱隱有一股壓抑的決斷,彷彿暗示著他已經準備好迎接未來可能到來的任何變化。
韓立隨即走出縣衙,身後的幕僚緊隨其後。他眼神中閃爍著不易察覺的光輝,目光穿越遠方的群山與河流,彷彿透過層層迷霧看到了未來的戰局。他停頓片刻,眼神漸漸凝重,語氣緩緩說道:“趙國的未來,雖難言悲觀,但若連最基本的防線都不能守住,恐怕一切努力皆為枉然。梁期周圍的防守尚需加強,事關重大,務必細緻。”幕僚點頭應命,心中默默記下這份叮囑,隨即轉身安排部署。
與此同時,顏良和文丑率領的兩千精兵,終於抵達梁期城下。兩位司馬站在城牆下,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掃視著四周的環境。顏良沉默片刻,突然低聲道:“文丑,梁期乃是魏郡的重要關口,此地一旦失守,敵軍便可直取魏郡心臟。務必加強防備,謹防敵人有異動。”文丑聞言,微微點頭,目光轉向城門,眼中閃過一絲凝重:“顏司馬言之有理。即便我們已佔據上風,但敵人若圖謀暗襲,必是危局。守城之策,需得一刻不停,方能穩如磐石。”
兩人言罷,各自轉身,指揮著各自的軍隊進行佈防。士兵們的動作迅速而有條不紊,每一項佈置都精細入微,宛如行雲流水,沒有一絲拖沓。所有人都清楚,這一戰,關乎未來的走向。梁期城,已是最後的屏障,若能守住這裡,便能為即將到來的戰局帶來一線生機。
顏良與文丑帶領的部隊已然趕來,隨行的斥候隊也緊隨其後。兩千精兵穩紮穩打,肩負著扞衛魏郡北線的重任。他們在戰鬥中毫不鬆懈,早已在沿途佈下防禦工事,確保了安全。
顏良略顯疲憊地從馬背上躍下,快步走到張鼎身前。那張英俊的面龐上,雖然風塵僕僕,卻依然透著一股精銳的氣息。
,!
“假司馬顏良,見過校尉。”
張鼎點了點頭,心知顏良言之有理。正要開口,突然眼角餘光掃到一旁的孫原,見他依舊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遠方,臉上沒有一絲痛苦或動搖,彷彿他此刻正面臨的不僅僅是生死,而是整場戰局的命運。
張鼎深吸一口氣,轉頭輕聲問道:“公子身體如何?”
孫原勉強擠出一抹微笑,嘴角卻牽動著幾分痛楚。“還……還能忍。張校尉,你無需擔憂。”他知道,自己不容許讓身邊的每一位士兵感受到自己的虛弱,這種堅持,除了責任,還有那份早已刻入骨血的堅韌。
顏良見狀,心中一緊,便上前攙扶住孫原的手臂,眼神中帶著無盡的關切與敬重:“公子,若再如此下去,豈非自誤。您若有任何不適,需立刻治療。”
“無妨。”孫原目光堅毅,不過皺起的眉頭仍是顯得他並不舒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