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第1/2 頁)
此後,辛棄疾調任隆興府(南昌)知府兼江南西路安撫使。當時江西發生嚴重的旱災,糧食歉收,物價飛漲。這樣令人撓頭的麻煩事,又被辛稼軒三下五除二地解決了。他發揚了雷厲風行地作風,在大街小巷貼出八個字的告示:&ldo;閉糶者配,強糴者斬&rdo;。究竟有沒有商人被流放或斬首,史書上缺乏相關資料,總之南昌的物價頓時穩定下來,辛棄疾還對處於饑荒之中的信州人民伸出了友誼之手,把所買十分之三的糧食撥給了信州。大災過後論功行賞,&ldo;帝嘉之,進一秩&rdo;(《宋史&iddot;辛棄疾傳》,辛棄疾由宣教郎提升為奉議郎。
光宗紹熙三年(1192),53歲辛稼軒起為提點福建刑獄,次年又遷太府卿、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傳聞辛棄疾到福建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牢房的囚犯全部殺掉了。當時福建治安狀況不好,經常有海盜出沒,辛稼軒這樣認為:&ldo;福州前枕大海,為賊之淵,上四郡民,頑獷易亂,帥臣空竭,緩急奈何?&rdo;福州就是強盜的老巢,盛產刁民,懷柔安撫無濟於事,因此他決定施行鐵腕政策,快刀斬亂麻。這種鐵血政策見效真是很快,福建的強盜不被殺死,也被嚇死了,總之是一片昇平景象了。
辛稼軒的大刀政策嚇壞了文質彬彬的朝廷官員,他們紛紛上書彈劾辛棄疾&ldo;唯嗜殺戮,累遭白簡,恬不少悛。今俾奉祠,使他時得刺一州,持一節,帥一路,必肆故態,為國家軍民之害&rdo;(《宋會要&iddot;職官》)。當然,指責辛棄疾&ldo;恬不少悛&rdo;,心硬如鐵,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憐憫之心似乎也失之偏激,據有關專家考證,辛棄疾一度親自審問長溪縣的囚犯,一次就釋放了五十餘人,這不證明瞭辛稼軒的仁慈心腸麼?哪怕這釋放的五十人與處死強盜數目相差甚遠。
辛稼軒果敢剛毅的名聲樹立起來,連朝廷要員都主動與他拉開了距離,擔心自己也在青史上留下惡名。宋人張端義《貴耳集》卷下: &ldo;王(淮)丞相欲進擬辛幼安除一帥,周益公(周必大)堅不肯,王問益公雲:&l;幼安帥材,何不用之?&r;益公答雲:&l;不然,凡幼安所殺人命,在吾輩執筆者當之。 &r;王遂不復言。&rdo;王淮相中了辛稼軒的才幹,有心任命他為一方諸侯,但周必大決定反對,因為周老擔心辛大俠所殺的那些人會被史官算在自己頭上,可見辛大俠所斬殺強盜不是一個小數目。
不過,歷來人們對辛棄疾&ldo;殺人如草芥&rdo;之事很少提及,或許他們認為辛稼軒所斬首的無非是叛徒、強盜、刁民、奸商,這些人罪有應得,死有餘辜。即使在那個特殊時期,辛棄疾鎮壓農民起義軍一事,也被判定為地主階級的侷限行而予以諒解。更重要的是,歷來辛稼軒都被認定為一個鬱鬱不得志的悲劇人物,後人理應對他表示同情,怎能忍心再去批評他呢?看看我們所熟悉的那些傳記,它們都明確地告訴我們辛棄疾的一生是一個悲劇。
二十一、辛棄疾(6)
果真如此嗎?有位研究辛棄疾的前輩鄭重指出,對辛棄疾的這種認識其實是不全面甚至是毫無依據的,因為我們在面對自己景仰的歷史人物時都容易犯一種溺愛症,即不顧歷史事實誇大歷史人物所受的委屈。辛棄疾有沒有委屈呢,自然是有的,唐宋那些文人誰沒有委屈,有幾人沒有貶謫的經歷,即使那些著名的奸佞,也少有一帆風順的。辛棄疾有沒有受到重用呢?相對而言還算是被朝廷重視的。雖然他閒居了十八年,但也先後任建康府通判、江西提刑、湖北轉運副使、湖南安撫使、福建安撫使、浙東安撫使等,多次獨擋一面,成為一方的軍政要員。在南宋那個時代,他沒有遭受太多的冷遇及其極端不公正的待遇。
當然,不是悲劇人物的辛棄疾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