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針灸麻醉(第1/2 頁)
中醫很多東西,都是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刨除醫書中故作高深的語言,實際操作遠沒有描述的複雜。
在陳自蒙驚愕之中,徐一真取銀針,極快速的下針雙手合谷穴,而後將傷者鞋襪脫掉,小心地下針腳上太沖穴。
合谷、太沖是對穴,同時下針有個名號是“開四關”,能夠止痛。
合谷就是手背虎口,肉最厚的地方,周圍既沒有重要血管也沒有大筋,閉眼下都不會下錯。下錯了最多就是針扎一下,連流血都不能。
太沖穴得小心一些了。這裡也是太沖脈的所在。下針時候須得掐住血脈才能下針。下針也得迅速,認穴精準,注意不能碰到旁邊腳掌骨上。
但要做外科手術的話,僅僅開四關是不夠的,軀幹止痛還須下一處大穴,肩井。
人的腦袋很沉。脖子要頂住這麼沉的腦袋不容易,肩膀左右總共四根大筋拉著。一邊倆,前後各一根。
沿著兩根大筋的中間往脖子方向按,當快靠近脖子的時候,手指會突然感到下面一空,如同掉進深井。這裡就是肩井穴。
肩井穴是人身大穴,淺針能理順臟腑氣血,同時有一定的止痛作用,適用於一切內傷。至於深針,深針就扎到肺了。
別說深針,只需要用稍大的力氣打在肩井穴上,整個人呼吸就會亂掉,嚴重的直接倒地昏迷。
徐一真下針左右肩井穴,只進針幾分便停住了。
他不知道陳自蒙面對傷口要怎麼做,如果是想直接縫針的話,現在就夠用了。但保險起見,他決定再下幾針。
人身腹部,十二正經中有腎經、胃經、脾經、膽經、肝經。
傷口從脾經、膽經、肝經上橫切而過。下針止血只須在這三條經脈上下針,但要麻醉恐怕不夠。
徐一真決定在五條經脈的郄穴上下針,分別是胃經的梁丘、脾經的地機、腎經的然谷、膽經的外丘、肝經的中都。
十二正經上的郄穴,都有消炎鎮痛的作用。它們既可以鎮經脈上的痛,也可以透過針法鎮臟腑的痛,是極為有用的穴道。
五個穴道都在腿腳上,只須取傷口對側下針。傷口並沒有到臟腑,所以捻轉引到氣就好,不用做多餘的補瀉。
徐一真將針一一下了,又檢查了下傷者情況,便跟陳自蒙笑說:“好了,陳大人,您可以施術了。”
“你竟真會針灸麻醉?”陳自蒙尤不敢置信。
陳自蒙能成為右院判,靠的自然是過硬的醫術,但更重要的是因為他一手針灸麻醉的絕活。
有這一手絕活傍身,他在太醫院中如魚得水,地位也是水漲船高,從最底層的醫生到右院判一路上順風順水,毫無難度。
若非中間徐一真作梗,他未嘗不能成為左院判,甚至等張長貴退了之後做一做院使。
他自然不認為天下間只有他會針灸麻醉,但也絕不認為一黃口小兒一般的人物會。這才出言挑釁,想著落了他顏面。
人,無論在江湖還是在朝堂,混跡半生為的不就是這份顏面麼?
然而他竟然會!
他幾乎要以為自己的絕活被人偷師了。
然而他終究不能自欺欺人,徐一真所用的是遠取穴之法,與他的近取穴之法根本不是一個路數。
針灸治療五臟六腑疾病,有近取遠取之分。
近取法,就是在軀幹下針。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俞募治療法,從胸腹部取募穴,從背部去俞穴,可以治療對應臟腑疾病。
近取穴的難點在於認穴和下針。認穴不準,下針就沒有效果。它又不像手腳上的穴位似的骨節明顯,可以同身寸量法確定穴位。
下針不對更容易傷及臟腑,尤其是背部下針。從來都有“背薄如紙”的說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