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張全義(第2/3 頁)
使得農業生產得以恢復。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洛陽城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
張全義於部眾中遴選出十八人充任屯將,每人獲賜一面旗及一張榜,前往周邊十八縣的殘存村落樹旗張榜,招募流離失散的民眾,勸勉農耕蠶桑,恢復生產。
張全義轄下並無嚴刑峻法,唯有殺人者才會被判死刑,其餘僅處以笞杖之刑,且基本不徵租稅,故民眾紛紛歸附。
張全義對在恢復生產方面表現出色的民眾積極予以獎賞,聽聞哪家今年蠶麥收成良好,若在洛陽三十里之內,必定親自騎馬前往,召集其家男女老幼,加以慰勞,賞賜酒食茶彩,男子賜予布褲,女子賜予裙衫。
巡視時若見到長勢良好的莊稼,便會下馬與下屬僚佐一同觀看,並傳喚田主,賞賜酒食。而遇到荒蕪的田地,則會召集鄉人,杖責田主。
他尤其注重鄰里互助,若有上訴缺少耕牛或勞力的,便責令鄰里負責助耕。
……
經過五年多時間的經營和治理,洛陽成為富庶地區。
“京畿無閒田,民戶數十萬”
“家家有蓄積,水旱無饑民”指的就是洛陽城當時的效果。
洛陽城在張全義的經營下成為亂世中的一片樂土。
不得不說張全義對百姓還是有功的人。
他不滿李罕之的欺負壓榨,不久與李罕之反目,投奔宣武節度使朱溫,任佑國軍節度使,仍任河南尹,有時亦兼河陽節度使。
朱溫到處征戰,張全義盡心盡力地為他提供後勤保障。
無論是糧草供應還是兵力補充,張全義都能做到及時且充足,使得朱溫的軍隊能夠保持強大的戰鬥力。
然而,當昭宗被弒殺之後,張全義來到朝廷覲見。
朱溫考慮到局勢的變化和需要,將張全義調回河南尹的職位上,併兼任忠武軍節度使以及判六軍諸衛事等要職。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溫建立梁朝並稱帝,他對張全義的信任和重視也與日俱增。
於是,朱溫下令讓張全義同時兼任河陽節度使一職,並賜予他魏王的封號。
此外,還特別賜予他一個新名字——宗奭,表示對他的尊崇。
自柏鄉之戰以來,朱溫的處境逐漸變得不利。
他在河北地區多次遭遇戰敗,損失慘重。面對這種困境,張全義展現出了忠誠和機智。
他開始搜刮卒伍的鎧甲和馬匹,每個月都會將這些寶貴的資源獻給朱溫,以彌補其軍備的短缺。
在乾化元年(911 年)七月的時候,朱溫到張全義家裡的會節園避暑,讓張全義的妻子女兒都叫過來認識一下。
張全義還以為是好事,讓府裡的夫人、小妾以及女兒都出來拜見朱溫。
朱溫此時已經變態,淫盡天下不是直系親屬的女子,及時行樂是他的宗旨。
當他看到張全義的這些人除了張全義的二夫人、三夫人年老外,其餘的各個姿色不錯。
於是,放走了兩位夫人當夜就臨幸了張全義最寵愛的小妾儲夫人。
第二天是他的小女兒。
第三天是他的兒媳。
……
總之,張府上稍有姿色的都被他強行侍寢。
張全義之子張繼祚羞愧難當,欲殺朱溫,張全義制止道:“昔日我被困河陽,每日以木屑為食,僅剩一匹馬,欲殺之以犒軍,死期不過旦夕,而梁主出兵援我,方能活到今日,此大恩不可忘!”張繼祚遂罷手。
朱溫晚年,猜忌之心日盛,張全義亦成疑物件。
張全義的五夫人儲氏每入宮見朱溫,皆竭力為夫辯解。
有時朱溫怒不可遏,急召張全義,儲氏謁見朱溫,道:“張宗奭不過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