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新挑戰(第2/4 頁)
張。
還有一些職便的事情,比如媒體合作,活動舉辦,重要的一環,必然有話語權,每次合作周義多少也能獲得一點“合作愉快”,有,但不多,他能以正常流程,判斷出每一份報價的價效比及可行性,換作是其他人,選擇也跟他差不多。但也有不愉快的,比如曾經外出溝通媒體,還看到報價,媒體的人員就有追著到他辦公室的,手裡還帶著一條煙,找周義辦公室還不忘說“周總的煙落在我們那兒了”,這種奇葩周義合作一次後便不再接觸,以免引火上身。
當然職便上搞錢也是業內不公開的秘密了,比如結算打款,方方面面都沒問題了,對於甲方負責打款的財務人員,可得伺候好了,甲方的財權交到財務手裡,能在這個職位上掙多少,只要有度,大多不會干涉,所以對於乙方而言,甲方是主人,甲方財務是神。
還有的道,比如成交返傭,客戶交錢買優惠,俗稱外收,有的人在職位時全乾過,有的人權衡之後選擇性的幹。
真要在房產圈裡找純粹的人,如果有,那不妨把方向瞄準純粹搞錢的人,想要銀行放貸,甲方都最好存一筆大額定期,放款後看不見回扣,那下次放款就慢了。
許多行業也都不需要聖人或者純粹的人,需要的是能辦事,並且辦好事的人。純粹的只是品性,而辦好事,才是能力。純粹的人,被說不純說不定就要與人爭個面紅耳赤,而辦好事了,別人或許也說,到自己多半偷著樂,即便別人怎麼說,自己啥也沒虧,反而還得到了。
【】
【】
中介是房產銷售的渠道,這一環節必然會產生費用,最直接的辦法自然是,買賣雙方直接交易,但因為競爭的存在,這種辦法也越來越少,成熟的房地產市場,中介必然也是成熟的,以新房為例,案場的成交能力弱,那規則就由渠道中介來定,案場的成交能力強,自然不會受制於渠道。
當渠道環節費用交由客戶買單時,賣方不願意吃虧,渠道也要利益,那吃虧的就是買方客戶,因為房價變了,還是以原來預算那隻能降低要求,戶型、樓層都要變,無形之中自然是虧了,這跟“房住不炒”沒關係,而是市場的平衡被中間環節,也就是中介,給破壞了。
下午的時間,周義沒有先去門店,也沒有找到大區經理,也就是他所要巡視的幾家門店的老闆,他去到了案場,仔細瞭解情況。
周義的職位雖然變化了,但對服務的甲方,以及案場,他的身份還是那樣,來的執行者是中介,來的決策人也還是中介。
周義與案場的銷售瞭解價格情況,又去與銷售經理探風向。
對他而言,新的挑戰出現了,這挑戰一點也不輕鬆。
案場方面的邏輯,如意新房方面能夠穩定帶來資料,且服務佣金略低,並且價格模式的調整對甲方的銷售收入並無太大影響,而如家置業等品牌新房二手房都是主要業務,且與多個新房品牌都有分銷協議,沒法保證給案場穩定帶客,更別說每個月的成交單數了。
周義又去到如意新房,不過去的不是靠近自己所在門店的那家,兵法上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即便了解不了對手的核心力量,但往後與這家牌子打交道的不會少,所以要去探探對手的虛實。
自踏進如意新房的第一步,周義便留心門店內一切,找到店長,看到什麼都問一下。他用一家小中介牌子的身份前來學習全國連鎖的先進模式,問薪資,如意新房的店長說,但問考核,店長以機密為由不答;問服務優勢,店長回答,問服務體系,店長又不答;問App,店長陳述著優勢,問如何引流,店長又不答。
果然,一連去了幾家如意新房,得到的回答皆是如此,透過一些入職如意新房的同行朋友,也得到的同樣的答案,帶著這些一知半解,周義回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