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革新之念(第2/2 頁)
著,就將自己的考慮,敘說了一番。
陳韶目光微亮,顯然察覺出其中的制衡之術,拱手道:“君上,臣以為此法甚好,不管官制幾何,皆為君上家臣,縱有變化,無有不可。”
蘇照點了點頭,暗道,法家通權變之道,自己的提議天然對他們的胃口。
敬弘道暗暗嘆了一口氣,在他看來,這對兒君臣哪裡是調整官制,分明是想要變法,秦國變法,遂為雍州霸主之國,但楚國十年前變法,卻折騰得民怨沸騰,國中大亂。
蘇照將徵詢目光投向敬弘道,問道:“老師以為呢?”
敬弘道斟酌了一下言辭,一副苦口婆心的樣子,道:“君上,無論是司馬,還是樞密,總要有柱國能臣來擔任,眼下我蘇國似無這等軍國大才啊。”
蘇照聞言微怔,不得不說,他的老師所言在理。
為政之要,莫先於得人。
想起剛才滿朝公卿,不是一些老朽,就是一些唯唯諾諾之輩,蘇照心頭就有些失望,思忖道:“或許,應該先下個求賢令?”
至於開科取士,他現在還不能這麼激進。
蘇照這時靈光一閃,忽而想起陳韶先前和他提起的兩位國士,心下一動,問道:“陳卿,當日在沁竹軒中,陳卿和孤舉薦兩位大賢,不知現在何處?”手機\端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陳韶聞言,神色微頓,遲疑地看了一眼敬弘道,道:“齊人晏昌,現今就在蘇國青天河的山林之中結廬而居,平日以捕魚為業,還有一人是申屠樊,此人曾為燕國國尉,受新任燕王猜忌,遂辭官至蘇國隱居。”
齊國人濱海而居,晏昌以打魚為生,倒不出奇。
至於申屠樊,蘇照眸光微動,他前世好像聽過這個名字,如果是聽過,那麼此人,就是在後來的大爭之世中,有著濃墨重彩一筆的大人物。
“齊人晏昌,可是那禍亂楚國國政的晏相?”敬弘道悚然而驚,怒不可遏道:“陳韶,你陳氏想要禍亂我蘇國嗎?”
蘇照聞言,看向陳韶,靜靜聽其解釋。
陳韶朗聲道:“晏昌為楚國國相時,要求楚國公卿貴族,釋放隱戶、逃戶。”
蘇照一時默然,目光就是驚疑不定。
所謂隱戶、逃戶,就是託庇於蘇國公卿之下,不納稅的佃農,比如蘇國七郡之地,疆域甚至都有華夏一個省大小,但賬面上的人口才過百萬之數,這尼瑪就離譜。
但這已是放之天元普遍有之的正常現象。
可以說,就好比看盜版的網文讀者一樣,至少得是正版讀者的十倍。
而在蘇國,隱藏的人口也快達成明麵人口的十倍,當然,千萬可能不足,但八9百萬還是有。
這些人口哪裡去了呢?
正如剛剛蘇照籍沒的袁氏一千多頃田一樣,這些人口為袁氏這樣的公卿勞作,供養他們窮奢極欲的貴族生活。
“無怪乎我這位老成謀國的老師大驚失色,我當真要變革體制,清查隱戶,就是要給蘇國變天。”蘇照面色微頓,沉靜目光之中隱有幾點星火閃爍。
如果蘇國有八9百萬自耕農,二十抽一,可供養四五十萬甲兵,這……甚至可與秦、楚、晉、齊這樣的霸主級大國爭鋒。
“可也意味著,將蘇國朝堂之內公卿清掃一空……”蘇照眸光清冽,思忖道:“而今國疲民弱,轄制百萬丁口,再如何轉圜,金丹就是極限,那麼千萬人口呢?”
“這個事情不能急,隱戶肯定要清查,但眼下方除袁逆,再行此激進之策,恐有禍亂之危。”
蘇照將心底想法隱藏,看向爭執的二人,清咳了一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