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第3/4 頁)
時進入了一片沸騰的氛圍中。
中華民國各階級在戰爭中團結一致,幾乎每一個國民都積極投入戰爭生產。大量的軍艦被製造了出來,接下來的目標將轉移到英國和美國身上了。(未完待續。。)
ps: ; ;恢復chayexs。。chayexs。更新。。。。
正文 第117章:清算歐洲
1934年,戰爭持續才三個多月,歐洲大陸被中華民國一舉打爆,面對這樣前所未有的軍事勝利,整個中國自然一片歡騰。
上至資本大亨,下至普通百姓,都在談論著清算洋人的話題。
資本商人們意識到,這場戰爭過後,中國商人將成為世界上地位最高的資本群體。
“我們即將擁有一支讓全世界都為之敬畏的軍隊為我們的海外投資保駕護航,同時我們還有最龐大的資金以及規模最大的本土市場做後盾。我們可以到全球大部分的國家去投資,而我們就是大爺。”
“除此之外,我們的製造業可以擁有最多最廉價的資源,同時還有最廣闊的海外市場。昔日那些在歐洲人眼裡不入流的中國品牌,日後也將成為全世界最高階的品牌。”
中國民族資本集團面對如此輝煌的勝利,都喜不自勝,軍事勝利意味著實打實的利益。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談論更多的卻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徹底的戰勝歐洲侵略者,這是從前所無法想象的。同樣的,打敗了歐洲列強,將使中國拿回曾經失去的東西。
尊嚴、驕傲!還有財富!
老百姓談判最多的是這次打仗能搶回多少金子、銀子。但不知不覺中,說話的底氣都足了,腰桿子也更直了。
文化界更是評論道:“自漢唐以來,歷代多以文治見長,以宋朝尤甚,而未有以武功見長之政權。昔日中華民國立於內憂外患之際,短短二十三年便一躍成為全球第一軍事強國。武功尤勝漢唐,疆域超越歷代,藩國亦是數量眾多,為歷代所不及。武功已然完成民族復興。然而民族復興不止於武功,文治亦需重視。雖我民國政府亦重文治。惜時日不長,不能完全找回遺失之文明精華。然文治之復興,必先建立於武功的復興、物質的豐富。”
文化界普遍高度評價中華民國此次最大的對外戰爭勝利,許多文化界精英已開始商討如何讓漢文化成為世界主流文化。
只是研究過後,令人沮喪的是,漢文化過於深厚。不具備強大的競爭力。而西方文化因為淺薄,反而很容易普及。
就如文化作品,外語作品翻譯成漢語,相當於一個小學生的東西被一個大學生進行辭藻的修飾,因此中國人可以看得懂翻譯的外語作品。而中國的作品翻譯成外語,就相當於是把一個大學生寫出來的東西交給一個小學生去翻譯。一些優美的辭藻被翻譯得不知所云,自然讓外國讀者看不懂。
要普及漢語非常困難,因為學一門漢語所需的時間,是學習其他外語的時間的3~5倍,如果沒有語言環境,那些海外土著根本學不了。
最本質的問題是,外語多是拼音。而中文卻是拼義。但拼義可以永存,而拼音將會隨著發展越來越僵化。
江渝得知文化界所得出的結論後,不由笑了笑,要想讓漢語成為普及全球的世界語言,老祖宗已經提供了很好的成功經驗。
無非就是讓漢語成為官方語言,然後進行推廣。古代中國的漢語普及就是這樣展開的,同樣也是靠教育。
只要把漢語定為教育語言,那麼走音了形成地方方言都無所謂,只要寫字就可以溝通了。古代就是這麼搞的,稱之為教化。
中國一旦取得世界霸主地位。只需要把普及了漢文化的國家視之為‘同意識國家’,給與這些國家一些好處,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