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第1/2 頁)
「當然!期待到時候能在s市見到你。」
「好,我會爭取到場。」
·
鄭斯瀾拍的第一場獨角戲,便是宣驪在戲中的重頭戲:他對著崑崙劍,內心掙扎良久,最終抵擋不住誘惑,以血獻祭邪劍。
少了優秀搭檔的託舉,就好像在走一條幽暗隧道,本來前頭有人舉著火把領路,告訴你該怎麼避開石子和坑窪,如今卻得接過火把,獨自探索前行,難免感到有些吃力。電影鏡頭一向比電視劇嚴苛,對演員的要求更是高。離了吳飛揚的帶動,沒有了參考的尺度,鄭斯瀾一開拍便連遇數次ng,被楊導評價為「不夠自然」。
糟糕的開場讓他感到有些不安,他這才發現自己先前兩日的拍攝因為有吳飛揚在,實在過於順利。可是,路終究得自己走,不能依賴別人。
「電影要在大銀幕上播放,你的每一個細節都會被無限放大,觀眾在那個空間裡看得真切,如果你的表演痕跡過重的話,他們就很容易出戲。」楊志城並沒有責罵鄭斯瀾,而是聲音慈和地說道:「你要注意表演的分寸,學會收斂。而且,電影不像電視劇那樣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講好一個故事,所以,需要在短短的鏡頭裡就傳達出飽滿的情感和資訊量,並且以儘可能真實的情緒感染觀眾。」
鄭斯瀾認真受教,點了點頭。現在再看監視器裡自己的這段表演,他儼然意識到自己的表情控制得不夠好,演得太過,有些崩壞了。
電影表演得剋制,又需要傳達情緒和資訊,只能依靠細微的眼神、表情和動作。鄭斯瀾有所領悟,鼓起勇氣道:「楊導,我試一下?」
楊志城應道:「可以。」
表演重新開始。宣驪身在屋內,扶著門扇往屋外張望了兩眼,確認沒有旁人在周圍,這才輕手輕腳地掩上門,並快步走向崑崙劍放置的長桌,緊接著,他動作既輕且慢地抽出劍鞘,力保不發出一點聲音。在桌上放下劍鞘之後,他橫著劍身,面部微繃,移動目光從劍柄至劍尖仔細打量,瞳孔放大,眼神中充滿了對無上力量的渴望,一邊嘴角微不可察地挑起。然後,他緩緩抬起左臂,任由衣袖滑落。只須輕輕一劃,這邪劍劍刃見血,他的目的就能達成。他微斜著臉,盯著自己白皙的腕臂半晌,眼神裡的狂熱卻逐漸褪去,面部肌肉微松,刀刃離面板幾乎是一厘之距的時候,他遲疑了。
「卡!」
楊導聲起,鄭斯瀾恍了下神,手裡的利劍忍不住一抖,差一點就真的劃破面板。工作人員當即上前要幫他拿著重約兩斤的道具真劍,鄭斯瀾搖了搖頭拒絕,仍是握著劍柄,只是讓劍刃稍微遠離身體。
他直接望向楊志城的方向,沒有出聲,只聽對方說道:「小鄭,前面很好,可以過了。就是最後,眼神不到位,從舉起手臂那裡重新開始吧。」
鄭斯瀾點頭,稍作調整,待場記喊「action」之後,便再一次投入到角色的狀態之中,這一回,他仍然沒演完就被叫停,「卡,眼神裡要有故事感。」
不過,就這麼一個眼神的特寫,連遇ng,鄭斯瀾好不容易拾回來的信心幾乎又丟了,望著走過來的楊導,他率先出聲:「導演,這回我的情況是?」
楊導道:「小鄭,你眼神裡的猶豫層次不夠,你說說看,為什麼這臨門一腳,他猶豫了?」
「一是他害怕利刃,這種自我傷害需要勇氣,」鄭斯瀾認真回答道:「二是,他內心還在糾結、矛盾當中,他知道後果,他是善惡搖擺之人,他怕沒有回頭路。」
「說得都對,但還不夠。」楊導循循善誘,提示道:「你回想一下昨天和前天跟飛揚的對手戲,為什麼宣騏入魔後,喪失理智,最後一刻還是放他哥一馬?」
「因為他對他大哥有感情!」鄭斯瀾一點就通,若有所思,忙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