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救援(第2/2 頁)
一員,看著胡人進犯我們的家園,理應把他們逐出疆域去。所以我才自願前去。還請刺史大人允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王允回味著這八個字,這是一個紈絝能說得出來的?他有點對自己的兒子不認識了。
鄧盛也被王定的話語驚呆了。他說道:“既然賢侄有如此的氣量和膽魄,那我便封你為別部司馬,給你1000兵丁,你前去救援雁門。勝敗不論,但你一定要活著回來見我。”
王定雙手抱拳,行了一禮道:“定一定不負大人所望。”
鄧盛看向王東:“你帶王司馬前去點兵。”他又對身邊的一員將領說道:“侯成,你跟隨王定司馬前去雁門,務必保護好他。一切事情以王司馬為主。”
侯成抱拳行禮道:“下官遵命。”他便來到了王定的身邊抱拳行禮道:“晉陽都尉侯城見過司馬大人。還請司馬大人多多關照。”
侯成?這又是一員呂布的將領。哈哈,呂布,你還有幾個人可用?我再去把張遼也收過來。
王定心下大喜,跟著王東來到了軍營。點齊了1000人馬。王東儘量選擇青壯給他,清一色的騎兵。
王定又問王東要了一杆大槍,他在手裡掂了掂,約有50多斤重,正好趁手。
他抱拳對王東行了一禮,說道:“王東哥哥,那我去了。”他翻身上馬,帶著高順、曹性他們連夜奔雁門郡而去。
一路上,他們遇到了成群結隊的難民,扶老攜幼地逃往晉陽方向。畢竟晉陽是幷州的首府。也就是刺史府駐地。可以說是整個幷州最安全的地方了。
從難民的口中,王定得知。雁門郡大部分地方都已經被胡人攻破,多地縣令已經殉職。
好不容易遇到了一個從馬邑過來的年輕人,年輕人叫張忠光,他說他也是被派出來求救的。去到陰館時,胡人已經四面圍城,進不了城,他只好轉向晉陽而來。
他已經離開馬邑兩天多。他走的時候,馬邑已經岌岌可危了。馬邑的守兵只剩下了300多人,城中青壯也只剩了兩三百人。
他也是臨時參軍的青壯,而攻城的胡人還有接近5000人。張遼身上也多處受傷。
張忠光的馬也在中途累死了,他只好步行前往晉陽。王定心下大驚,這樣的話,張遼還能守得到我們趕去的時候嗎?
他在心中祈禱,張遼,你千萬不要出事。他告訴張忠光:“我們就是刺史府派來的援軍,你前面帶路,我們立刻趕去馬邑。”
王定本是帶著兩匹馬。他便把一匹馬給了張忠光。他招呼了大軍,加速往馬邑趕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