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2/2 頁)
詞演變而來的,這是十五世紀的末在拜約尼(bayonne)所製造的一種短匕首。1647年在歷史上才首次提到槍上的刺刀,這種刺刀插在槍口中,使火槍不能同時發射。1663年在丹吉爾之戰中,英軍就曾使用過它。到1687年,範邦才建議路易十四採用&ldo;接合式&rdo;刺刀,這種刺刀可以裝置穩定而又不妨礙射擊。兩年以後,法國陸軍全部採用了它,1697年以後,英德兩國也採用了。到了1703年,法英兩國也已完全取消了長矛。霍姆上校說:&ldo;刺刀的出現代表中世紀的結束和近代戰爭的開始。這個十二英寸長的短刀使戰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rdo;)
除了燧發槍兵以外,在1667年又新創了一種擲彈兵,以後也編成了連,每一營有一個連。所以在1650到1700年之間,我們發現共有四種不同的步兵----即長矛兵、火槍兵、燧發槍兵和擲彈兵。到了1703年,又縮減成為一種主要形式,都使用燧發槍和接合式的刺刀。
這種兵器數量的減少,使隊形和戰術都大為簡化,火線均為四列,通常也用三列,代替了縱隊和六列的橫隊。一個營通常為八百人,在組織上分為左右兩翼,每一翼又分為連,排和組。英軍一排為五十人,而法軍則為一百人。過去是一列連續的放槍,現在是各連或排在接近射程三十步到五十步時始開始射擊,然後在濃煙掩護之下開始用刺刀衝鋒。
馬爾波羅認識到這些變化都是對進攻有利的,所以他的戰略和戰術都是以進攻為主。用持續的步兵攻擊,先把敵軍釘住,然後再用騎兵的衝力將其擊破。他的騎兵中隊分為三線,像克倫威爾的騎兵一樣,手持刀劍用疾馳衝鋒。在布倫海姆之戰中,帕克告訴我們說:&ldo;騎兵奉命首先緩緩前進,到了與敵人非常接近的時候,才拚命的向敵軍衝擊。&rdo;卡尼也告訴我們說:&ldo;馬爾波羅只准每一名騎兵在一個戰役中,攜帶三發彈藥,這是專門用來在馬匹吃草時供掩護用的,而不是為了進行正式戰鬥。&rdo;此外對於步兵,則特別重視射擊訓練。應該記住馬爾波羅指揮的軍隊是由許多不同國籍的人員所組成的,荷蘭、日爾曼和英國人都有,這也使他增加了很多困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